
北京时间11月16日,全运会乒乓球男单铜牌赛迎来焦点对决。北京队主力选手王楚钦以4比1力克辽宁队袁励岑,成功斩获季军。这场胜利不仅为他本届全运会画下阶段性句点,更展现出一位年轻运动员在高压环境下的成长韧性。
密集赛程下的自我突破
在铜牌争夺战前一天,王楚钦刚刚经历单打与两场男团赛事的连续作战。面对体能与心理的双重考验,他坦言过程中伴随情绪起伏、胜负压力与身体疲惫,但始终以积极态度应对:“这些都是比赛的组成部分。如果真的想成为优秀运动员,就必须经得起这种折腾。”
这种“自讨苦吃”的竞技哲学,在他输给樊振东后体现得尤为明显。原本计划调整战术的他,最终选择主动加压:“我希望通过更多高强度对抗来折磨自己、锻炼自己,看看在这种时刻自己能否顶住。”这种将挑战视为机遇的心态,让他在后续比赛中展现出更稳定的发挥。
<三届全运会的成长轨迹
尽管这是王楚钦第三次在全运会男单半决赛止步,但他对每届赛事的得失有着清晰认知:“第一届比较青涩,输给龙队(马龙)是能力差距;第二届受胳膊伤病影响,身体准备不足;这一届虽然结果相同,但过程没有遗憾。”他特别强调,相比奖牌颜色,更看重在高水平对抗中暴露的问题:“每次都能发现新短板并努力改进,这让我感到充实——因为自己还在成长路上,未来值得期待。”
面向未来的坦诚思考
在采访尾声,王楚钦流露出对职业生涯的珍视:“不确定是否还有下一届全运会,所以每场比赛都全力以赴。”这种对竞技体育残酷性的清醒认知,恰恰成为他持续突破的动力源泉。从青涩新秀到国乒主力,他用行动诠释着:真正的强者,既能在胜利时保持谦逊,更能在挫折中寻找方向。
这位24岁的运动员正用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他的故事,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