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李洁琼 11月17日上午7时30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迎来一项创新赛事的决赛——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在珠海金湾路鸣枪开赛。这场融合新赛制与战术博弈的巅峰对决,不仅诞生了全运会历史首枚混合接力金牌,更通过环形赛道设计为巴黎奥运会提供了重要练兵场。
经过激烈角逐,北京队组合石升权/杨家玉以2小时58分01秒的成绩强势夺冠,陕西队李炎东/杨柳静与山东队李林/史宇霞分获亚军、季军,广东队则憾失奖牌。这场突破传统长距离竞走模式的创新赛事,通过男女交替接力的分段模式,重新定义了竞走项目的竞技维度。

环形赛道考验策略 交接棒成制胜关键
本次比赛共吸引30对国内顶尖选手参赛。在单圈1公里的环形赛道上,各队按照“男-女-男-女”的接力顺序,交替完成全程42.195公里的竞走赛程。这一赛道设计沿用原男子50公里竞走赛道,对运动员的节奏把控与交接配合提出了全新挑战。分段模式打破了传统长距离竞走“一气呵成”的节奏,运动员需在停顿后重新热身、分配体力,对策略和技术的要求显著提升。

新老组合强势登顶 刷新个人最好成绩
本次夺冠组合展现了强劲实力。杨家玉在11月12日刚夺得全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实现该项目“三连冠”;而18岁小将石升权虽是首次亮相全运舞台,但在男子20公里竞走中已斩获银牌。此次两人组合以2小时58分01秒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斩获全运史上首枚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金牌。这对相差8岁的搭档,用默契配合诠释了竞走运动的传承力量。
比赛前半程,各队差距不大。第二次交接棒后,北京队石升权突然发力,从第22圈开始牢牢占据头名。随后,陕西、广东、山东等强队组成的追赶方阵不断施压。在与多队缠斗中,杨家玉顶住压力进入最后一圈,最终领先第二名39秒,微笑着冲过终点。

新赛制孕育新希望 为奥运练兵提供范本
“第一次在全运会里拿了两枚金牌,对于我们北京队来说也是比较有意义的一场。”杨家玉和石升权在赛后与教练魏新猛紧紧相拥。杨家玉感慨道:“我的搭档今年才18岁,他让我看到了竞走厚积薄发的力量。”这位三届全运会冠军得主,用行动诠释着中国竞走的传承精神。
陕西队李炎东/杨柳静以2小时58分40秒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获得银牌,山东队李林/史宇霞以2小时59分11秒摘铜。这场融合新老力量与战术创新的赛事,不仅见证了全运历史的突破,其环形赛道设计、男女交替接力模式,更为巴黎奥运会新增的混合接力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据组委会透露,本次赛事的赛道数据、交接棒技术等关键指标,将纳入国家竞走队奥运备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