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第二个“恒大”现身:正威集团年营收7000亿,却陷入百亿负债危机

时间:2025-11-19 06:10:31 来源:墨印斋 作者:墨印斋

恒大集团从昔日中国第一大房企到负债2.4万亿,短短数年间从巅峰跌落谷底。曾经的财富神话崩塌后,不仅留下大量烂尾楼让购房者陷入困境,更将供应商、投资者和银行拖入债务泥潭。而就在恒大债务危机尚未平息之际,另一家年营收曾突破7000亿的广东民企——正威集团,正上演着类似的资本剧本。



从广东民企之巅到百亿负债:正威集团的资本神话崩塌

2021年,正威集团以7000亿营收超越受制裁影响的华为(6368亿),登顶广东最大民企宝座,并连续十年跻身世界500强,2022年更攀升至第76位。创始人王文银因宣称掌控全球20多个国家、总储量超2000万吨的铜矿资源,被冠以“世界铜王”称号,其矿产估值据称高达10万亿。

然而,当2025年全球铜价突破每吨8.6万元历史高位时,这本应成为正威集团的“财富盛宴”。但现实却截然相反:集团因债务纠纷被执行金额累计达100亿,王文银多次被限制高消费,甚至被迫出售旗下上市公司正威新材股权偿债。这种强烈反差,让外界对其宣称的铜矿储量真实性产生严重质疑。



千亿营收背后的资本游戏:铜矿疑云与左手倒右手

《经济观察报》调查显示,正威集团自2008年业绩突飞猛进,主要依赖铜期货交易而非实体制造。其铜贸易业务虽占营收四分之一,但旗下供应链公司被曝存在“左手倒右手”的内部交易——通过注册多家关联企业虚构贸易额,在上海、济南、湖南等地均有类似操作,人为拉高营收数据。

更令人质疑的是其铜矿资源的真实性。尽管宣称拥有2000万吨储量,但公开渠道始终无法查证具体矿场信息。若按当前铜价计算,这些矿产价值应达1.7万亿,远超集团当前负债规模。这种“PPT上的铜矿”与现实财务困境的矛盾,暴露出其商业模式的核心漏洞。

产业园模式:用世界500强光环套取地方资源

正威集团的另一套资本玩法是“产业园融资术”。王文银以深圳产业转移为名,在二三线城市疯狂签约投资项目,通过圈占土地快速建设厂房后,再以资产抵押从银行贷款或发行信托产品融资。这种“投资-抵押-再投资”的循环模式,使其资产规模呈指数级膨胀,但实际生产能力却严重不足。



千亿豪赌恒大: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文银与恒大许家印的深度捆绑,成为正威集团崩盘的直接诱因。2017年起,正威累计向恒大注资超1000亿元,包括50亿股权投资和后续800多亿资金支持。王文银甚至赠送藏头诗“许家印卓越且伟大”以表亲近,却未料到这笔投资会随恒大爆雷化为泡影。

随着2021年地产行业进入寒冬,正威集团不仅千亿投资血本无归,其通过产业园模式获取的融资渠道也全面收紧。曾经依赖金融杠杆扩张的商业模式,在行业下行期彻底失灵,最终陷入债务危机。

制造业外衣下的金融玩家:潮水退去后的真相



当金融泡沫破裂,正威集团的“世界铜王”神话彻底破灭。其7000亿营收中,既有期货交易和内部贸易的水分,也有产业园融资的资本游戏,唯独缺乏实体制造的支撑。这种依赖金融杠杆而非真实产能的扩张模式,在行业上行期或许能掩盖问题,但一旦遭遇周期波动,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从恒大到正威,两起资本悲剧揭示出同一个真相:当企业沉迷于资本运作而忽视实体根基,当财富神话建立在沙滩之上,任何行业波动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塌。对于中国实体经济而言,这无疑是一记警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