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NBA新规解读:超远压哨投篮不计命中率,是否必要?

时间:2025-09-16 22:40:42 来源:野球帝 作者:野球帝

NBA将在2025-26赛季迎来一项引人注目的新规:每节最后时刻的超远距离压哨投篮,如果未命中,将不计入球员个人投篮命中率,仅作为球队的一次出手不中记录。这一改动并非首次亮相,早在G联赛中,NBA就进行了类似的试验。

在G联赛中,规则更为详细:从后场发动的、在距离篮筐36英尺以外的区域、前三节比赛最后3秒钟内完成的出手,如果投丢将不被记作球员个人的出手不中,而是与“团队失误”类似,记作一次“团队投篮”;如果投中,则会被记作投篮命中。若投篮符合上述条件但被防守球员封盖,该投篮将被计为全队投篮尝试,防守球员将获得封盖统计,而与封盖后的篮板相关的统计则继续根据需要记入个人球员。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规则有三个关键条件:前三节比赛中每一节的最后3秒;出手位置在中圈外沿延长线之外(距离篮筐约36英尺);该回合从后场发起。NBA在今年7月的夏季联赛中,已经提前对这一改动进行了测试,并且目前联盟竞赛委员会已通过了这一新规。



那么,这项数据统计规则的更改,联盟的出发点是什么呢?答案是鼓励出手。NBA旨在消除球员对拉低命中率的顾虑,激励他们在节末尝试超远投篮。毕竟,投中算个人数据,投丢不算,这样的“好事”无疑将让球员们更加大胆地出手。

对于球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新规大概率将催生更多“半场神仙球”名场面,为十佳球多提供点视频素材,也为球迷带来更精彩的观赛体验。NBA作为最成功的篮球商业联盟,不仅懂球员心理,也绝对是懂流量的。

回顾过去,关于最后时刻不出手的情况,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幕是2020年湖人打热火总决赛的G4。上半场最后一攻,希罗打进压哨球后湖人还有3.1秒进攻时间,隆多马上跑向前场,但詹姆斯选择放弃进攻,在最后时间结束的时候才将球传给前场的隆多。后者接到球后上半场时间已经走完,他有些生气,将球狠狠地砸向地板。作为湖人球迷,我当时也是为老詹的不出手表示不解的,尤其这是总决赛,比分还那么胶着。



那么,如果用这个新规去对照24-25赛季,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答案可能是尼古拉-约基奇。这位佛系大男孩,连带队夺冠他都站边边,打个NBA更不可能在乎所谓的数据、命中率了。上赛季,他有22次半场附近甚至更远的压哨超远三分出手,排名第一。米卡尔-布里奇斯12次排名第二,爱德华兹、哈利伯顿、小波特也都是8次以上。这22次压哨打铁如果被一键抹除,约基奇三分命中率立刻暴涨2.3%,将从41.7%升至44.0%,整体投篮命中率从57.6%升至58.4%。

追梦曾经在节目里说过:“如果这种球你抱住球不投,库里会非常生气。”那么对于库里来说,若除去超远压哨三分出手,他的职业生涯三分命中率能从42.3%,升至42.8%。不要小看这0.5%,库里的出手多啊,基数太大了。



最后,对于这一新规,我的看法是:联盟出不出台,我都没觉得有什么,这种小规则没必要太较真。为了鼓励进攻,这个商业联盟真是想尽了方法。但是,最核心的永远不要忘记,作为球员,你需要为了赢而打球。不管你是职业球员还是打个班赛村赛,不都为了赢球么?没有几个是重在参与的吧?

既然是这样,你就得在有限时间里,有限的机会里,把球投出去。命中率又不和绩效考核、年终奖挂钩,投丢了就丢了呗,这有啥啊。竞技体育,赛后只盯着表格看,没什么意思的,我也不希望大伙是表格球迷。大胆出手,命中率可能是1%,但是,不出手你就没有任何得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