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人作战、全场仅一次射门,但U22国足在熊猫杯最后一场比赛中,用一场艰难的平局,收获了比胜负更宝贵的成长——以净胜球优势力压越南夺得亚军,这支年轻队伍的韧性与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北京时间11月18日晚,熊猫杯第三轮,中国U22男足与乌兹别克斯坦U22男足陷入胶着。第73分钟,场上风云突变——汪士钦在冲突中推倒对方球员朱马耶夫,被主裁判直接出示红牌罚下。此时中国队不仅少一人作战,更面临对手8次射门的狂轰滥炸,最终凭借全队血性防守守住0-0平局。
门将栾毅赛后哽咽道:“最珍贵的是我们始终团结,齐心协力拿下这一分。”这场平局背后,是刘浩帆舍身封堵导致胯部拉伤、后防线多次人仰马翻的惨烈画面。媒体人丁旭严厉批评:“这张红牌是中国足球陋习的缩影!故意推人必须严惩。”

全场技术统计显示,U22国足射门比1-13全面落后,运动战射门数为零。媒体人赵宇直言:“主帅安东尼奥必须解决进攻端问题。”但数据阴霾下仍有亮点:中场球员在对抗中展现罕见的技术自信,敢于拿球转身、突破推进;防守端三条线保持紧凑,少一人时仍能通过协同补位化解危机。
主帅安东尼奥的防守调教初见成效,但进攻端过度依赖定位球(本场唯一射门来自定位球)的问题亟待解决。正如媒体人苗原所言:“实用主义踢法在正赛中难有作为。”

回顾三场比赛,U22国足经历戏剧性转折:首战0-1负越南时,拜合拉木75分钟抽筋、徐彬70分钟体能崩溃;次战却2-0复仇韩国,拜合拉木梅开二度;末战在红牌危机下逼平乌兹别克斯坦。一年内两次击败韩国同龄队,这支队伍的自信心显著提升。
安东尼奥赛后坦言:“年轻球员的能力比我想象中更强。”但汪士钦的红牌与刘浩帆的伤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暴露心态管理缺陷,后者彰显责任担当。这种矛盾性正是中国青年足球的缩影。

尽管凭借净胜球优势夺得亚军(韩国夺冠、越南垫底),但运动战进攻乏力、心态波动等问题仍需解决。安东尼奥的防守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但如何在正赛中平衡实用与创造力,将成为明年1月U23亚洲杯的关键课题。
这支U22国足的成长之路充满荆棘,但熊猫杯上的血性表现证明:当年轻球员敢于拿球突破、当全队众志成城时,中国足球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九人扛阵守孤城,一脚射门藏锐锋。
中场转身破陈弊,栾毅封门立大功。
浩帆血染征衫赤,士钦红牌警笛鸣。
莫惧传差前路远,熊猫杯后再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