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颠覆认知!60年经典降糖药二甲双胍新发现:作用机制或与大脑有关

时间:2025-09-23 18:38:34 来源:暂无来源 作者:暂无作者

颠覆认知!60年神药二甲双胍最大秘密曝光:降糖竟靠“脑补”?

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自1957年上市以来,已帮助数亿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然而,一项最新研究揭示,这款“神药”的降糖机制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其作用靶点或许并不在肝脏或肌肉,而是与大脑神经调节密切相关。

60年经典药物:从“经验用药”到“机制之谜”

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早已被临床实践证实,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却长期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该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然而,近年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即使切除肝脏或破坏肌肉胰岛素信号通路,二甲双胍仍能发挥部分降糖作用,这暗示其作用靶点可能更为隐蔽。

大脑或成关键:下丘脑神经元参与血糖调节

2023年《自然·代谢》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为这一谜题提供了新线索。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特定神经元缺失的小鼠模型,发现下丘脑腹内侧核(VMH)的AgRP神经元可能是二甲双胍发挥降糖作用的关键靶点。当这些神经元被特异性激活时,小鼠即使未进食也会出现类似二甲双胍治疗后的血糖下降;而抑制这些神经元则会削弱药物的降糖效果。

二甲双胍作用机制示意图

“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二甲双胍的传统认知。”研究负责人表示,“药物可能通过调节大脑神经活动,间接影响肝脏、肌肉等外周组织的糖代谢,形成一种‘中枢-外周’联动机制。”

临床意义:从“单靶点”到“系统调控”

如果大脑神经调节确实是二甲双胍的核心作用路径,那么糖尿病治疗策略或将迎来重大变革。一方面,这解释了为何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与大脑神经可塑性或神经递质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为开发新一代降糖药提供了新方向:通过精准调节特定脑区神经活动,或许能实现更高效的血糖控制。

目前,已有研究团队开始探索将二甲双胍与神经调节技术(如经颅磁刺激)联合应用的可能性。初步临床数据显示,这种“药物+神经干预”的组合疗法在难治性糖尿病患者中取得了比单用药物更显著的降糖效果。

未来展望:从“降糖药”到“代谢调节剂”

随着对二甲双胍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这款“老药”的应用边界正在不断扩展。除糖尿病外,多项研究表明其可能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具有潜在保护作用。而大脑神经调节机制的发现,或为解释这些“额外获益”提供统一框架——通过改善中枢代谢信号,二甲双胍可能实现了对全身代谢网络的系统性调控。

“二甲双胍的故事告诉我们,经典药物的价值往往在于其未被完全揭示的潜力。”内分泌学专家指出,“未来,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定义这类药物的作用分类——从单纯的‘降糖药’升级为‘代谢调节剂’。”

这项颠覆性研究不仅为二甲双胍的60年传奇增添了新篇章,更提示我们:在医学探索中,最惊人的发现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