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热搜高管聊天记录曝光:职场“预制人”现象引发热议

时间:2025-09-24 09:51:37 来源:小椰子专栏 作者:小椰子专栏

01

前段时间,一则视频在热搜上爆火,收获了48.9万次点赞和93.2万次转发,引发了广泛讨论。



视频中,一位员工晒出了与领导的聊天记录截图。领导质问:“我昨天让你删除的文件你怎么删了???”员工无奈之下,只能上网求助网友:“领导到底是一种由什么组成的生物?”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时确实显得苍白无力。

遇到一个思维混乱、说话做事毫无逻辑的领导,员工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打开评论区,你会发现,这样“命苦”的员工并不在少数。



有员工询问领导:“公司没水了,送水的名片您放哪里了呀?我让他们再给送一桶。”领导却回复:“嗯,喝就行。”员工无奈,只能回了个喜羊羊一脸蒙圈的表情包。领导见状,又训斥道:“上班时间以工作为重,不要发这些无关的动画片。”

还有员工询问领导:“会议安排在明天下午两点可以吗?”领导回复了“OK”的表情。然而,到了2点44分,会议室人都到齐了,领导却还没来。去问领导,领导却说:“我这个的意思是三点开。



更有员工精心制作的PPT被领导驳回,理由却是:“PPT不行哦。你做一个PPT的就可以。”这让人不禁感叹,感觉很多人其实智力不正常,但是生活能自理,所以一直被当成正常人。



02

你会发现,职场简直就是这类“预制人”的重灾区。很多人如同预制菜一般,智力还没解冻,交流起来特别困难。偏偏他们的职位还比你高,你还得听从他们的指令做事,这确实让人无奈。

比如,有员工看着薪水是他5倍的主管,花了20分钟还找不到自己储存的文件,还问:“诶这个文件保存到本地,本地是哪啊?



另一位薪水是她两倍的主管,则在会议上花了15分钟,找“另存为PDF”的按钮。



还有一个三线小城市1.8万薪资的主管,问自己下属:“这个腰带是什么?”电脑不熟练就算了,偏偏还有阅读障碍,理解信息的能力极差,常常问不出任何有用信息。

你问A or B,他回答:“or”。你问:“老板,什么时候有空我来您办公室盖个章?”他回答:“好。”你问:“待会会议几个人呢,我准备一下茶水。”他回答:“要咖啡。”你说:“好的,待会会议几个人呢。”他回答:“就那几个啊。”



这类领导还经常喜欢异想天开,一拍脑袋就想出个离谱方案让下属执行,从没考虑一下是否合理。比如,有领导让下属去搞定大作家莫言,给他稿费200,让他给公司写一份总结。下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领导坚持要让他去试试,因为“我在网上看莫言说自己淡泊名利。”



和预制人沟通简直就是一场酷刑,要多费劲有多费劲,相处起来要多心累有多心累。



03

这一张张聊天记录截图,就是当代职场的荒诞缩影。职场早已被“预制人”占领,占据高位却输出混沌,让下属在迷惑与崩溃间反复横跳。

心理学上的“达克效应”,就完美地解释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能力越差的人,越是对自己迷之自信,越容易高估自己。



那些“预制人”,正是活在“能力幻觉”中:

认知缺陷盲区:他们无法识别自身的无知,认为对电脑技术的不熟练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系统设计不合理;

错位归因:他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会换位思考自己有没有交代清楚、自己的指令是不是含糊不清。愚蠢最大的危害,就是从不自知。

成本转嫁:很多企业明知领导能力欠缺,却仍让其维持职位。因为替换一个高管的成本,对企业来说可能更高,所以不如放任。很多领导却不知道个中缘由,还以为是因为自己能力出众、对企业来说不可替代,因此愈发迷之自信。

职场最大的残酷便是,聪明人不得不为愚蠢买单,有能力的下属不得不为无能的领导背锅。

04

罗素说得好:“累死你的往往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遇到的人,拿一份工资,干着两个岗位的活,听三个蠢人使唤。”

对普通人来说,遇到职场预制人,除了苦中作乐吐吐槽之外,我们还需要磨练出不被带入坑里的能力。

比如,留痕主义:所有指令都用文字确认:“您刚才发的OK表情包,是同意两点开会对吗?”

冗余验证:重要事项采用“邮件+聊天记录+当面确认”三件套。

在心理上,更必须要学会认知分离:明白“领导难以沟通,并不等于是我差劲”,停止对自我的攻击。

请记住,你可以暂时为预制人工作,但永远别让他们的思维模式污染你的大脑。

用自己的专业主义筑起高墙,让领导的无能现出原形;用自己的清晰逻辑照明混沌,让领导的蠢话无处遁形;用自己的出众能力打败荒谬,让选择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与其试图叫醒装睡的预制人,不如用清醒的头脑,给自己的职场好好铺几条道路,让自己有说走就走的底气。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