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引发广泛争议的电动车电池弹射试验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视频中,一辆电动车的电池在试验场地内突然从底盘位置弹出,距离超过2米,若非沙坑阻挡,弹射距离可能更远。这一场景迅速点燃了网友的情绪,但讨论焦点并非技术本身,而是该试验背后的伦理问题。
网友普遍认为,这种‘电池弹射技术’在车辆电池热失控时将电池弹出车体,却未考虑周边行人、车辆的安全。一块重达数百公斤、带惯性速度的热失控电池若飞向人群,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这项技术被批评为‘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典型,涉事车企若推行此类技术,遭遇抵制并不冤枉。
眼尖的网友发现,视频中参与试验的车辆是奇瑞汽车旗下的iCAR 03T电动车。作为国内备受尊敬的自主品牌,奇瑞汽车突然被卷入这场争议,令不少网友感到愤怒。然而,事实却出乎意料——奇瑞汽车也是这场争议的‘苦主’之一。
据奇瑞汽车方面透露,此次试验与奇瑞无关,试验车辆是试验方从市面上随机采购的。iCAR 03T的底盘结构规整,可能因此被选为改造‘弹射器’的‘道具’。这一解释让奇瑞汽车从‘施害者’变成了‘无辜躺枪者’。
更有趣的是,试验视频发布后,参与试验的各方要么矢口否认,要么直接失联。9月22日,有媒体报道称,均胜电子回应与‘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开发合作协议,否认参与此次试验。然而,前期媒体报道中均胜电子的名字被频繁提及,引发甩锅质疑。
另一主角‘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属于麦特集团,该集团旗下拥有多个自主品牌,但无工商备案信息。官网显示其从事汽车后市场业务,但试验视频引发舆情后,官网显示的烟台总部电话无人接听,北京分公司号码均为空号。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试验确实进行了,且现场有‘中国碰撞维修技术中心’的字样,但该机构已联系不上。
这场争议中,最冤枉的无疑是奇瑞汽车。iCAR 03T仅作为‘道具’出现,奇瑞也未进行相关试验,却成了网友‘口诛笔伐’的对象。这一结果让奇瑞汽车颇感无奈。
试验视频之所以遭到一边倒的批评,主要原因在于其潜在风险。一旦商用,这种技术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如引燃其他车辆或物件;威胁行人安全,存在砸伤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风险;同时陷入伦理困境——通过算法选择‘安全区域’弹射电池,实则陷入‘铁路分叉选择’的困境,让算法决定牺牲谁。无论电池接触何种目标,损失和伤害的概率都极大。
幸亏这种技术在试验阶段就被网友坚决‘抛弃’。若量产商用,对道路交通参与者和行人将构成巨大威胁。试想,开车或步行时,突然有冒着烟的电池块从旁边飞出,该多么吓人!这种‘远在天边的刺猬突然来到裆里’的感觉,正是公众对‘电池弹射技术’的普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