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鲁媒质疑足协手球评议:证据缺失引争议,国际足联成焦点

时间:2025-09-26 17:29:07 来源:小金体坛大视野 作者:小金体坛大视野

日前,中国足协公布了最新一期裁判评议结果,针对中超第24轮上海申花对阵山东泰山比赛中,马纳法在禁区内的疑似手球事件,足协评议组此前未能给出明确结论,转而向国际足联裁判专家寻求帮助。最终,国际足联专家以“无法证实接触点处于规则规定的手臂范围”为由,支持了不判点球的原判罚。然而,这一决定非但没有平息争议,反而因评议过程的模糊性和转播技术的疑点,引发了新一轮的质疑浪潮。



比赛进行到第7分钟,泰山队刘洋传中,皮球飞向申花球员马纳法。马纳法在起跳时手臂张开,皮球疑似接触到了其腋窝以下的部位。然而,主裁判麦麦提江并未判罚手球,VAR系统也未介入。足协的最终评议报告承认,马纳法“跳向球的运行路线并张开手臂”,但强调视频证据无法证明皮球接触的是“规则定义的手臂范围”,因此不构成犯规。现场画面显示,裁判曾手指耳机与VAR进行沟通,但足协解释称这只是正常沟通,并非VAR介入,只有当裁判比划电视手势时,才代表VAR正式介入复查。



值得注意的是,足协此次首次引用了国际足联专家的意见,但并未公开专家的身份和具体分析过程,仅以一句参考意见带过。这一做法被质疑为是在为这次判罚甩锅。事实上,这次判罚的争议并未因此平息,反而因为发现了更多的漏洞而引起了更大的争议。泰山与申花两队近年来多次因争议判罚而结下梁子,此次平局更是直接影响了中超的争冠形势,球迷情绪本就敏感。



国际足联在2021年修改了手球规则,明确“无意手球且未立即进球不犯规”,但前提是手臂必须处于自然位置。而马纳法张开手臂的动作,恰恰踩在了“自然与否”的灰色地带,这无疑增加了判罚的难度和争议性。此外,中超转播虽然号称覆盖多角度机位,但在关键禁区争议上却竟然没有清晰的回放,这暴露了联赛在硬件投入与职业化承诺上的不匹配。这也是国际足联裁判专家能够给出最终结论的关键所在,如果一切条件都具备,那么可能都不需要国际足联裁判专家来裁定,足协自己就能够解决此事。



目前来看,中超的争议判罚可能还会持续下去,不会因为引入评议机制就减少。虽然评议机制的初心是好的,但从现在的实际效果来看,它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争议,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如何平衡公正与效率,如何提升裁判的专业水平和公信力,将是中超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