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作者点个关注吧。
重磅消息!北京在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方面,又有新动作。
据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北京市公安局会同相关单位起草的《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已正式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其中,一项重要规定便是要求骑电动车必须佩戴头盔。
或许有网友会感到疑惑,因为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电动车整治行动,严管似乎已成为常态。不少城市的交警部门都将骑电动车不戴头盔作为打击重点,投入大量警力在交通路口进行检查。
那么,骑电动车戴头盔是否早已是规定?
实际上,从现行的交通法规来看,并未明确要求电动车驾驶人必须佩戴头盔。也就是说,骑电动车不戴头盔,原则上并不违法。
那么,为何很多地方的交警部门还要严查不戴头盔的行为,甚至开出罚单呢?这有何法律依据?
首先,交警查头盔,无疑是为了驾乘人和他人的安全考虑。
其次,虽然国家层面没有强制戴头盔的规定,但各地可以出台地方性法规进行约束。
例如,《山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就明确规定,驾乘人员“应当”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同时在第三十一条法律责任中也提到:“违反佩戴头盔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给予口头警告,责令改正,并登记相关信息;再次违反且经责令改正仍拒不改正或者造成危害后果的,处20元罚款。”
显然,交警开罚单是有法律依据的。
北京此前的规定是:“本市鼓励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电动自行车搭载12周岁以下儿童的,鼓励为儿童佩戴安全头盔。”
而这一次,征求意见稿将其修改为:“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当规范佩戴符合国家标准并且经过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乘员头盔”。
从“鼓励”到“应当”,这一变化将倡导性条款改为了强制性规定。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改变?头盔的重要性真的如此大吗?
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八成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死亡原因为颅脑损伤,而正确佩戴头盔可降低70%至80%的严重脑损伤风险。
从不少电动车引发的交通事故现场来看,尤其是车速过快导致的碰撞,如果电动车驾乘人员戴着头盔,生存的几率无疑更大。
而且,目前至少有26个省市地方立法强制性规定电动自行车骑乘人佩戴头盔,说明安全头盔的防护效果已成为共识。
该修订草案一旦实施,未按规定佩戴头盔的骑行人,将会被依法处以警告或者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这个处罚力度,应该说在可接受范围内。
虽然骑电动车戴头盔是好事,但有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就是不习惯佩戴。
因此,对北京的这条规定,留言区里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
有网友称,不骑车的给骑车的立法,本来就不合适。法律应该公开收集意见,并逐条显示,最后公开意见内容和比例。
也有人质疑政府管得太宽,认为国家可以大力宣传戴头盔的好处,但强制罚款就不妥了。
再说了,平时头盔往哪里存放,放车上丢了算谁的?
这些疑问,理论上讲的确有一定道理,但还是那句话,安全重于泰山!
不过,大多数网友还是选择了支持。
应该说,正是一些血的教训让公众看到了安全头盔对于电动车驾乘人员的重要性。
这两年,随着外卖行业的兴起,送餐骑手也多了起来。而由于抢时间送单,骑手随意闯红灯、逆行、变道的现象也越发严重。
不夸张的讲,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骑手出事故。
不管是他们被汽车撞还是撞到了行人,都给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和隐患。
与安全相比,买一个头盔的花费,和每次戴头盔的麻烦,又算得了什么?
这种“多管闲事”的管理方法值得点赞。
各地立法强制电动车驾乘人员佩戴头盔,笔者很赞成,毕竟安全提高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对此,大家怎么看?
注:本文旨在表达个人观点,提倡大家理性讨论,弘扬社会正能量,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引用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北京拟规定:骑乘电动自行车应佩戴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