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倪大九
宗家内部的纷争,简直可以拍成一部52集的大型连续剧,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此前,娃哈哈家族继承权争夺战愈演愈烈,宗馥莉宣布,自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将启用全新品牌“娃小宗”。
据公司内部消息,此举旨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
显然,宗馥莉意图彻底整顿娃哈哈的运营体系。
不久后,上海娃哈哈子公司便感受到了变革的冲击。网友发现,娃哈哈上海工厂推出了“沪小娃”品牌桶装水,其产品与之前生产的娃哈哈桶装水无异。这一变化源于品牌授权争议,导致工厂一度停工。
据天眼查资料,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法人代表为宗伟。财新网报道称,宗伟是宗馥莉的堂叔,但界面新闻从娃哈哈内部人士处获悉,宗伟实为宗庆后的堂侄。
在宗馥莉的“娃小宗”还在筹备之际,宗伟的“沪小娃”已抢先亮相,这场家族传承的暗战终于浮出水面。
宗家依靠“娃哈哈”谋生的人不在少数。
娃哈哈的生产工厂遍布全国,宗庆后为了照顾家族成员,将多条生产线交由宗氏家族的不同成员管理。
甚至在同一工厂内,不同生产线也可能由不同的人负责。
上海娃哈哈正是宗伟的“领地”。据财新网报道,宗伟是宗庆后的堂弟,但界面新闻从娃哈哈内部人士处了解到,他实际上是宗庆后的堂侄。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曾是行业标杆,运营20余年的它拥有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年产量达1000万桶,水质甚至能达到实验室用水标准。
然而,今年7月,宗馥莉收回了对上海娃哈哈桶装水厂的娃哈哈品牌授权,要求其停产。
9月13日,一份名为《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在网上流传。文件指出,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自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将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由于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无法在近期得到有效解决,公司经营始终面临相关法律风险。”因此,公司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安排。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需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天眼查显示,该商标由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饮料持有。这意味着,如果不能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娃哈哈”品牌可能将被彻底雪藏。
这当然是娃哈哈集团中的任何一方股东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包括宗馥莉自己。
可以看出,宗馥莉决心以铁腕手段,即使冒着启用新品牌的风险,也要牢牢把控娃哈哈在各地的生产经营权。
“沪小娃”是上海娃哈哈桶装水厂对宗馥莉的反击,也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子公司。
在宗馥莉接班后,她发起了长达数月的削权运动,关停了18家与宗氏亲属有关联的分厂,涉及深圳、重庆、天津、咸阳、衢州、吉安等地,清退了年销300万以下的经销商,并将生产转交代工厂。
这些被关停的生产线,基本上都与杜建英或其他宗氏家族成员有关联。
如前所述,宗馥莉收回了对上海娃哈哈桶装水厂的娃哈哈品牌授权,要求其停产,并将订单转由她控制的杭州迅尔公司接管,委托长兴某代工厂生产。
但由于产品并非原厂生产,受到了稳定客户的质疑,导致上海区域销量在两个月内暴跌超40%,渠道关系几近崩塌。
因此,为了应对销量危机,在经销商倡议与杭州国资委支持下,上海娃哈哈近日紧急推出了新品牌“沪小娃”,并在宣传上强调“同宗同源,至真至纯”,突出原厂生产,试图重拾市场信任。
总的来说,娃哈哈品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传承阵痛。随着“娃小宗”和“沪小娃”的出现,娃哈哈的品牌影响力可能会被分摊,未来,“娃哈哈”这个名字或许只能存在于大家的记忆中了。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