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佤邦双节前发文:加强边境维稳,共庆中国国庆中秋

时间:2025-09-27 12:32:41 来源:近史谈 作者:近史谈

距离10月1日国庆节仅剩不到一周时间,今年的国庆假期又恰逢中秋节,双节同庆,氛围格外浓厚。而就在这重要时刻,缅甸佤邦政府近日下达了一份重要文件,特别提及中国双节假期,信息丰富,意义深远。

这份红头文件由佤邦司法工作委员会发布。了解佤邦的人都知道,司法委是佤邦领导各级司法机构(包括法院、检察院、警察部门等)的最高机构,其发布的文件不仅代表政府立场,更是对佤邦所有相关部门的要求。



文件中,佤邦司法委主要强调了两点:一是要求各区、各县相关机构在中国国庆节、中秋节期间,切实做好边境维稳工作;二是加强边境巡逻,防止一切违法人员或事件扰乱边境稳定。

文件内容虽简短,看似日常工作安排,但透露出的信息量巨大。首先,它展现了佤邦政府的高度觉悟与自觉性,与某些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佤邦此举,既体现了与中国的深厚情谊和血缘关系,也彰显了其对中国的真诚态度与高度认同。



佤邦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深厚,可追溯至三国时期。当时,诸葛亮率军南征至此,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传授给当地人,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生活条件。当地人尊称诸葛亮为“祖师阿公”或“孔明阿公”,至今仍能看到纪念诸葛亮的建筑与习俗。

为感恩诸葛亮的贡献,佤邦民众决定奉中原王朝为正统,视自己为中原王朝的子民之一。

元明清三代,佤邦地区长期受中国吐司管辖,语言、文化、习俗与中国佤族几乎完全一致。直至近代,1941年因英国干预,佤邦被迫划入英属缅甸,形成今日版图。但文化认同上,佤邦民众与我国云南佤族人民同宗同源,从未中断。



因此,佤邦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和血缘关系,对中国认同感极高。在现实生活中,佤邦与中国的联系更是紧密无间。

例如,佤邦的电力供应主要依赖我国云南电网,当地人使用的手机号码也基本是我国几大通信运营商的号码,区号更是云南临沧的0883。

货币方面,人民币是当地主要流通货币。人们购买日常用品等物资时,也往往会首选去临沧。

走在佤邦街头,会发现这里虽地理上属于缅甸,但更像中国的一个县。到处都是说中文的人,生活习惯也与我们相差无几。

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具有深厚血缘关系和历史关系、认同感极高的佤邦,在关键时刻总会与中国保持高度一致性。这次红头文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实际上,佤邦对待中国的态度远不止一个红头文件这么简单。这种自觉主动已经在多个方面形成了习惯。佤邦深知,与中国的关系不是靠口头承诺维系的,而是靠每天的现实生活维系的。大到出行贸易,小到用电用信号,佤邦都离不开中国,也与中国有着紧密联系。因此,佤邦自然会把维护与中国的关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