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因老人误将白酒当作奶粉冲泡给婴儿饮用的家庭纠纷事件,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讨论。据知情人士透露,事件起因于家中老人独自照看10个月大的孙子时,因误认酒瓶与奶粉罐外观相似,将52度白酒当作配方奶冲泡后喂食,导致婴儿出现呕吐、昏迷等严重症状。
事件发生后,孩子母亲李女士(化名)立即将孩子送医抢救,经医院洗胃等紧急处理后脱离危险。但这场意外彻底激化了原本就存在的家庭矛盾。"结婚三年来,婆婆总以'经验丰富'为由干涉育儿,这次差点酿成大祸",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情绪激动地表示,"医生明确说再晚送来半小时,孩子肝脏可能永久损伤"。
据邻居透露,事发当日李女士回家发现情况后,当场与婆婆发生激烈争执。随后李女士连夜带着孩子搬回娘家居住,并通过律师向丈夫发出《离婚告知书》,要求分割财产并争取孩子抚养权。"她丈夫现在天天来道歉,但李女士坚持要离婚",社区工作人员证实称,"主要是长期积累的矛盾总爆发,这次事件成了导火索"。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民法典》第1043条,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但此次事件中,若查证老人存在重大过失导致未成年人健康受损,监护人(父母)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婚姻律师张某分析称:"单纯此次事件不足以构成法定离婚理由,但结合长期家庭矛盾,法院可能支持离婚诉求"。
该事件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老人育儿安全隐患#话题阅读量突破2.3亿次。多数网友认为"老年人观念陈旧,不适合单独照看幼儿";也有声音指出"年轻父母应做好沟通,不能完全推卸赡养责任"。儿童保护组织发布提醒:"建议家庭安装监控设备,重要物品加锁保管,避免类似悲剧发生"。
截至发稿前,涉事家庭所在社区已介入调解,但李女士表示"目前不考虑和解,等法律程序走完再说"。这场因育儿方式引发的家庭危机,再次为代际共居中的安全责任划分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