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暴狱案之一,1996年7月15日,新疆沙雅县塔里木监狱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恶性事件:12名罪犯在脱逃过程中杀害24人,其中包括4名武警、2名公安民警和1名解放军战士,并洗劫当地武警中队枪械库,用抢夺的81式机枪、冲锋枪与围剿部队展开激烈交火。这起案件因其恶劣性质和严重后果,被载入中国司法史册。
1996年7月15日下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沙雅县塔里木监狱内,98名重刑犯在4名武警战士和2名监狱民警的押解下,前往监狱棉花田劳动。当时,4名武警每人配备一把81式自动步枪,弹夹内有30发子弹,而监狱民警因主要负责安排和监督劳动,未配备枪械。
事后分析指出,这种警力配置存在严重隐患。按照安全规范,组织重刑犯劳动时警囚比例至少应达到10:1,以形成有效的“小包围”与“大包围”防控体系。然而,当天实际警力与犯人比例远低于这一标准,为后续事件埋下伏笔。
劳动过程中未出现异常,下午5:00左右,罪犯们收工并被押解回监狱。返程途中,囚犯队伍在经过一个转弯处时,前后队伍断开,形成首尾无法相望的状态。此时,4名手持匕首的罪犯突然从队伍前后冲出,疯狂刺向武警战士。
由于事发突然,4名武警战士猝不及防,当场倒在血泊中,4把81式自动步枪落入暴徒之手。经查,为首的暴徒库尔班·毛拉买提此前就是暴恐分子,被捕后投改至塔里木监狱,入狱后很快与因故意杀人罪入狱的阿巴斯·托尔逊勾结,二人一拍即合,开始物色暴狱团伙成员,最终组织了10名新疆籍重刑犯参与计划。
12名罪犯制定了详细计划:首先发动暴狱,接着抢劫沙雅县武警中队弹药库,得手后攻打县城。为实现这一目标,毛拉买提通过一名“老犯”从狱外购买了4把匕首。
暴徒得手后,煽动其他犯人参与暴动,但其他犯人因惧怕死亡而拒绝。恼羞成怒的暴徒当场打死6人、打伤3人,期间有两名暴徒因害怕而趁乱逃走。
剩余10名暴徒拦截一辆卡车,用枪胁迫两名狱警驾车驶向沙雅县城,按计划抢劫武警中队的弹药库。然而,车子没走多远就发生故障,暴徒们又拦下一辆卡车和一辆桑塔纳轿车,并将司机杀害。
进入沙雅县城后,丧心病狂的暴徒在闹市区对着无辜群众扫射,7名群众被当场打死,另有多人受伤。18:10左右,暴徒们冲进武警中队。当时,县武警中队已接到报告,但错误判断暴徒不敢走公路,因此将主要兵力埋伏在出县城的土路上,中队仅剩几名战士值班。
暴徒先开枪打死了门口的执勤哨兵,接着又打死一名前来探望亲属的老人,随后打伤军械库警卫,抢走81式班用轻机枪一挺、冲锋枪两支、手枪两支和子弹2500发。
沙雅县人武部、公安干警和武警很快赶来,此时暴徒刚刚逃离武警中队,双方在闹市区狭路相逢,随即展开交火。激战中,两名暴徒被当场击毙,另一名暴徒身负重伤被擒获。
剩余7名暴徒见寡不敌众,劫持一辆五十铃双排座向县城北侧的红旗乡方向逃窜。追捕人员穷追不舍,追击中又击毙3名暴徒。剩余4名暴徒弃车改走小路,逃窜至哈勒哈达村南侧,将机枪架在沙丘上,用沙枣林做掩护疯狂射击。
晚上10点左右,军警搜索分队再次与暴徒交火。由于搜索分队仅携带一支冲锋枪,其余均为手枪,火力远不如对方,遭暴徒机枪火力压制,只能后撤。
接到增援命令后,当地驻军解放军4连火速赶往现场,对驻守在小高地上的歹徒形成合围。后续部队分别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14团东北的夏合里克乡东方红电站南侧大桥、库车乡、东荷塘乡等7个地点设卡堵截。
围剿部队喊话要求暴徒投降,但暴徒用机枪喷出的弹雨作回应。由于夜色漆黑,暴徒隐藏在丛林中,突击队当晚没有发动攻击。7月16日天刚蒙蒙亮,暴徒们开始从不同方向射击,进行火力试探,试图撕开缺口逃窜。
我方几挺机枪同时开火,40火箭筒也不断炸出火球,并喊话要求暴徒放下武器投降。然而,暴徒们不仅不投降,反而用机枪和冲锋枪向喊话处猛烈扫射。
7:00左右,4连突击队采取交替掩护的方式向前突进50米,以机枪进行正面火力压制,两个突击组从两翼同时突进。暴徒发现后集中火力进行拦阻射击。8:25,突击小组摸索到距离目标60米位置,7班副班长孙国富发现一名穿白衬衣的暴徒,随即利用地形翻滚并打出一梭子弹,该暴徒倒地。
穿蓝上衣的暴徒见同伙中弹,向孙国富、夏峰及其他两名突击队员疯狂射击,被击中大腿倒地,当其爬起来继续负隅顽抗时,脑袋像夏天的西瓜般被打爆,身上血肉模糊。剩下两名暴徒用机枪将孙国富和夏峰压制在一个小土包下抬不起头,二人一合计,由孙国富掩护,夏峰绕到敌人右侧突袭。
交火中,孙国富不幸头部中弹,牺牲时年仅20岁,几名抢救他的队员也遭到射击。副指导员李军林和武警机动大队邱队长红了眼,连续投出19枚手榴弹。
10:10左右,突击队和武警官兵开始收缩包围圈,经过激战,最后一名躲在红柳丛里的暴徒也被击毙。打扫战场时,大家在棉花地西侧又发现了阿克苏地区公安处刑侦科科长郭双同志的遗体。
1996年7月16日14:00许,这场震惊全国的暴狱案胜利结束,除一人外暴徒全部被击毙。案件的惨烈程度和恶劣影响,成为中国司法史上的一起标志性事件,也促使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狱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