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30日,中国篮球协会正式发布《中国篮球协会篮球运动队参赛指引》,其中针对球员及教练员的日常言行与生活作风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新规明确禁止传播不良价值观、违背家庭伦理道德等行为,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根据新规,篮球从业人员需杜绝以下六类违规言行:
一、损害国家利益与民族感情
包括发表不当政治言论、歪曲历史、侮辱国旗国徽等行为,直接触碰国家尊严红线。
二、传播不良价值观
坚决抵制暴力、炫富、拜金主义、奢靡生活展示等负能量内容,同时严禁宣扬色情、封建迷信或扭曲青少年价值观的言论。
三、违背家庭伦理道德
明确禁止与已婚人士建立不正当关系、对家庭成员实施暴力、在公开场合贬损配偶或曝光隐私等行为,此类规定直指近期行业争议焦点。
四、公共场所行为失范
涵盖公共场合抽烟、辱骂他人、出入违背公序良俗场所、酗酒斗殴等行为,对职业运动员的公众形象提出明确要求。
五、歧视性行为
严禁使用‘地域黑’言论、侮辱残障人士的比喻,或展示含有歧视含义的标志手势,强调基于性别、地域、种族等维度的平等原则。
六、其他负面社会行为
包括虽不违法但影响篮球赛事声誉的言行,如场外与球迷对线、爆粗口等行为均被纳入监管范围。
新规发布后,部分CBA球员及教练的过往争议事件被重新提及。其中,青岛男篮主帅刘维伟曾被前妻控诉出轨,广东男篮后卫徐杰也连续多个休赛期被多名女子指控存在感情不忠行为。尽管当事人均已否认相关指控,但此类事件仍对中国篮球的公众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网友戏称二人‘躺枪’,实则反映出行业对道德规范的迫切需求。
此次篮协通过制度化手段强化行业自律,旨在构建更健康的篮球生态,为青少年树立正面榜样。随着新规落地,如何平衡运动员个人生活与职业形象管理,将成为未来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