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选帅工作至今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尽管此前有消息称,报名竞聘国足帅位的人选众多,足协也已掌握部分合适的候选人,但最新动态显示,主帅人选不仅近期难以确定,甚至可能在11月份的国际比赛周期内也无法产生。这一局面引发了外界对足协选帅工作的高度关注和质疑。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足协技术部门正在投入大量时间对报名竞聘的候选人进行整理、筛选,后续还需进行考核,并上报上级部门批准。这一系列流程导致国足主帅人选在短期内难以敲定。为此,足协已经取消了国足十月份的集训与比赛计划,甚至有可能放弃11月份的国际比赛日。这意味着自东亚杯结束后,国足可能连续错过9月、10月和11月这三个国际比赛周期,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将无正式比赛可踢。
若媒体报道属实,国足因主教练人选迟迟无法确定而长期无法进行集训和比赛,这在中国足球历史上将极为罕见。考虑到原国足主帅伊万科维奇早在6月份就已正式下课,足协在如此长的时间内竟未能找到合适的主帅,选帅工作的拖沓程度令人难以置信。无论导致这一结果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足协在选帅过程中的效率问题都显而易见,甚至不得不因此放弃宝贵的国际比赛日。
更为严峻的是,当亚洲其他球队在国际比赛日纷纷进行热身赛、考察球队和球员状态时,国足却只能作壁上观。这种局面如何能让外界重拾对这支球队的信心?国足这支“笨鸟”不仅起步慢,而且起飞时间也比别人晚,这无疑为球队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足选帅工作有可能沦为一场“闹剧”。自伊万科维奇下课后,足协又是开会研究、又是聘请外籍顾问、又是公开招聘,但当最重要的主教练人选迟迟无法确定时,所有的努力都显得徒劳无功。只能说,尽管足协多年来一直强调“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但在选帅这一关键环节上,仍难掩其“业余”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