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爆发,时任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冲在第一线,成为抵御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关键人物。这位寒门出身的政坛精英,曾以卓越表现赢得香港市民的信任,连续两次担任特首,执掌香港政务长达七年。然而,2012年卸任后,他却因一系列丑闻跌落神坛,最终被判刑20个月。这段从巅峰到谷底的跌宕人生,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1944年,曾荫权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警察家庭。父亲曾云信微薄的薪水让全家生活拮据,年幼的曾荫权目睹家人为生计奔波,早早立下改变命运的志向。求学期间,他虽一度成绩落后,却凭借惊人的毅力,借着路灯的光线苦读,最终考入香港名校华仁书院。
1964年,面对香港大学建筑系的录取通知书,曾荫权因家庭经济压力和对专业的兴趣不足选择放弃。他转而成为辉瑞药厂的推销员,每天奔波于大街小巷的药店和诊所。尽管常遭冷眼,他却将这段经历视为磨练,锻炼出极强的沟通能力和耐心。
1965年,曾荫权得知港府招聘政务官,决定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次年,他成功通过港英政府的考试,成为二级行政主任,正式开启仕途。在港英政府工作的十几年间,他先后在民政署、财政司、贸易署等关键部门任职,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
1995年,曾荫权成为港英政府首位华人财政司长,并在1997年香港回归后继续留任。回归初期,香港面临严峻挑战。1998年,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联合华尔街资本做空港股,恒生指数在短短几个月内从18000点暴跌至6000点,香港金融体系濒临崩溃。曾荫权顶住压力,动用1200亿外汇储备入市,与索罗斯正面交锋。最终,在大陆资金的支持下,香港成功击退国际炒家,恒生指数收报7829点,港府还盈利数十亿美元。这场胜利让曾荫权声望达到顶峰。
2005年,曾荫权接替董建华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七年任期内,他推动了港珠澳大桥、西九文化区等十大基建项目,为香港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来袭时,他迅速推出存款百分百保障计划,稳定了市民信心,避免了金融市场恐慌。
然而,随着权力集中,曾荫权逐渐陷入争议。有爆料称,他在任期间以远低于市场价的租金租住富商提供的豪宅,还搭乘刘銮雄价值1.52亿港币的豪华游艇前往澳门,参与“江湖和合宴”,与有争议的商人频繁往来。这些行为被指为利益输送,富商们通过隐蔽方式腐蚀公权力,而曾荫权则利用职务之便为富商开绿灯。
2012年,曾荫权卸任特首,失去权力保护的他很快被媒体曝光丑闻。调查显示,他在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富商谋取利益,甚至为亲属谋取免试资格,完全不顾公平公正原则。2015年,香港相关部门正式对他提起诉讼,指控其涉嫌公职人员行为失当。
2017年,法院一审裁定罪名成立,曾荫权被判处20个月监禁。尽管2019年终审法院以“蓄意”界定不清为由撤销定罪,并恢复其退休金和大紫荆勋章,但他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已彻底崩塌。出狱后的曾荫权常出现在宗教活动场所,试图寻求内心平静,但曾经的信任与敬意已荡然无存。
参考文献:海外网——2019-01-15《香港前特首曾荫权刑满获释 曾因“行为失当”罪被判处入狱2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