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2025年9月,川超联赛战幕全面拉开。在成都主场对阵遂宁的揭幕战中,遂宁队球门前一道身着1号球衣的身影格外醒目——他单场完成23次精彩扑救,虽然未能守住最终胜利,却以一腔孤勇赢得全场掌声。这位感动观众的守门员并非职业球员,而是成都市龙泉驿区上东学校的体育教师刘宇航。
八年铸剑:从校园到赛场的冠军之路
在刘宇航身后,是一支深耕校园足球八年的上东男足。这支由小学生组成的球队,用八年时间从零起步,斩获七座冠军奖杯。更令人惊叹的是,队员们从一年级开始系统训练,直至六年级毕业,在绿茵场上完成了一场持续六年的成长蜕变。
"足球的魅力在于它打破了体育与教育的边界。"上东学校足球总教练杜雨峰指着训练场上的孩子们说。这位成都体院足球专业出身的教练,八年前亲手组建校队时或许未曾想到,自己培养的学生会成为川超赛场上的焦点。
偶像就在身边:当教师变身赛场英雄
"川超让足球梦想扎根在孩子们触手可及的土壤里。"杜雨峰的感慨源于一个真实故事:学校一位学美术的女生,因被刘宇航在川超赛场的表现打动,主动申请加入足球队。这种转变印证了基础教育足球的深层价值——偶像不再遥不可及,而是每天在隔壁办公室指导训练的老师。
作为刘宇航的昔日队友,杜雨峰回忆起两人并肩作战的岁月格外动情:"我是前锋冲锋陷阵,他是门将稳如磐石。"这对黄金搭档曾带领校队七次登顶,如今一个征战职业联赛,一个坚守青训一线。"最遗憾的是没能和他在正式比赛同场竞技,"杜雨峰笑着说,"这或许就是校园足球最动人的闭环。"
绿茵课堂:足球教给孩子的生命课
在上东学校,足球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六年级队员关骏源的成长轨迹颇具代表性:"一年级只会抢球,现在能组织进攻防守。"他清晰记得某场比赛自己梅开二度却被绝平,"教练说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拼尽全力。"这种教育理念贯穿训练始终——场上球员、裁判、拉拉队、后勤志愿者,每个角色都是足球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不做‘掐尖’培养,而是普及足球文化。"学校教导处副主任汪诚介绍,14名体育教师中近半数具有足球专业背景。当被问及职业道路与学业的平衡时,2025届毕业生的选择给出了答案:80%学生继续踢球,有的进入足球特色初中,有的加入市足协梯队,甚至有人踏上职业道路。
十年之约:足球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临别之际,杜雨峰与毕业生定下"十年之约":待孩子们十八岁成年,共同开启封存的梦想信件。这个充满仪式感的约定背后,是更深层的期待:"我希望未来能以队友身份和他们同场竞技,看着他们在场上拼抢,我在旁边加油——那一刻,我们是真正的战友。"
雨后的操场上,上东足球超级联赛即将打响。或许孩子们尚不懂"川超"的含义,但他们有自己的"班超"。每一次触球、每一次扑救、每一次跌倒后重新站起,都在续写着关于梦想与坚持的故事。当体育回归教育本质,足球便不再是简单的胜负游戏,而成为塑造完整人格的生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