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1943年庞炳勋投敌真相:砍杀八路军36人,67年后遗骨重现

时间:2025-09-17 17:54:16 来源:比利 作者:比利

2010年11月中旬,河南省林州市振林街道李庄村迎来拆迁改造。当挖掘机在尘土飞扬中作业时,一把锈迹斑斑的青铜铡刀破土而出。施工队请来80岁的村民张德发辨认,老人颤抖着抚摸刀身,老泪纵横:"就是它!当年36条好汉的头颅,就是被这把铡刀砍下的!"



根据老人指引,施工队在3米深的地下发现一口乾隆年间的活水井。井中堆积的10枚头盖骨和40余块腿骨,揭开了一段尘封67年的血色历史——这口井,正是1943年庞炳勋投敌叛国的铁证。

从抗日名将到民族罪人

1879年生于河北新河的庞炳勋,出身清贫书香门第。1900年投笔从戎加入清军,后考入东北测绘学堂。辛亥革命后被清军开除,辗转经商直至41岁再次从军。在军阀混战中,他从排长一路升至师长,1931年已统率万余人马。



"九一八"事变后,这位瘸腿将军(因30年前战场负伤)展现出惊人血性。1932年率部请缨抗日,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顶着酷暑在沧县阻击日军7昼夜。台儿庄战役中,他拄着拐杖死守临沂,在火海中与日军白刃相搏。徐州突围时,所部万余人仅存三千,却成功杀出血路。

太行山中的致命转折

1942年退守太行山后,庞炳勋部采取"敌进我退"策略。但1943年4月,日军5万大军突然分12路围剿。4月29日,当部队行至山西陵川九连窑时,遭日军精准伏击——这显然是内部泄密所致。



被困山洞五日后,庞炳勋被孙殿英秘书李国安引来的日军俘获。此时其副手马法五正组织敢死队营救,却收到"庞与孙联名通电叛国"的电报。这位曾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庞瘸子",就此沦为民族败类。

血洗八路军的罪证

投降后,庞炳勋部被派往豫北建立日伪政权。1943年7月14日,其部下在林北县姚村扫荡时,将八路军太行第五军分区三十四团一个排包围。37名战士被俘后,除班长杨计来跳桥逃生外,其余36人被押至李家庄。



目击者马夫回忆:"战士们双手反绑,许多人身上带伤。那铡刀砍头的声音,像钝刀砍柴般沉闷。"妇女王秀兰称,日军用这把铡刀连续砍杀36人,头颅滚入30米深的乾隆古井。这口井从此被称为"八路井",村民世代祭祀。

晚节不保的悲剧人生

日本投降后,庞炳勋将不足4000人的部队交给蒋介石,换得虚职养老。1949年携家眷赴台,与孙连仲合开餐厅维生,终老于85岁高龄。其人生轨迹令人唏嘘:从清军测量官到军阀师长,从抗日英雄到汉奸走狗,最终在异乡了却残生。



2010年考古发现证实,当年被害的36名八路军中,10人完整头骨显示平均年龄仅22岁。这些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民族存亡之际。而庞炳勋的铡刀,不仅砍下了烈士的头颅,更斩断了自己所有的历史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