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新赛季尚未拉开帷幕,西部的竞争却已提前进入白热化阶段。据美媒评估,联盟实力榜前八席位中,西部球队独占六席。卫冕冠军雷霆、连续两年闯入西决的森林狼、洛杉矶双雄、引进杜兰特的火箭以及2023年总冠军掘金,均展现出冲击巅峰的强大实力。美媒甚至预测,2025-2026赛季西部前六的门槛或将攀升至53胜,附加赛门票也需45胜才有机会争夺。然而,在这片强者如林的西部赛区,灰熊队却因连绵的伤病与混乱的定位,提前陷入了困境。
灰熊的困境,其实从休赛期的操作便已埋下伏笔。上赛季,他们以48胜34负的战绩位列西部第八,却在季后赛首轮被雷霆横扫。若非多特撞击导致莫兰特受伤,系列赛的走势或许会有所不同。然而,伤病似乎早已成为灰熊的“宿命”,过去数年始终如影随形。为了节省开支、给小贾伦·杰克逊腾出薪资空间,灰熊做出了关键决策:将球队核心之一的贝恩送往魔术,换来波普、科尔·安东尼以及四个不受保护的首轮签与一个选秀互换权。随后,他们以5年2.4亿的超级顶薪续约小贾伦,给阿尔达玛开出3年5250万的合同,用3年2800万签下杰罗姆,还在选秀大会上耗费三个选秀签向上交易,选中即战力科沃德。这一系列操作看似兼顾了当下与未来,却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球队的即战力根基。尤其是贝恩的离队,让灰熊失去了一位场均稳定贡献18+分、兼具投射与突破的优质得分点。
更致命的打击来自休赛期突如其来的伤病潮。作为球队内线支柱的小贾伦·杰克逊在7月接受了足底筋膜炎修复手术,尽管目前已获准恢复篮球训练,但最快仍需4-6周才能归队。内线轮换核心扎克·伊迪此前接受左脚踝手术后,原本预计新赛季初段便可回归,可最新伤情显示恢复情况远不及预期,需等待6-9周后才能考虑重返赛场。而唯一健康的内线备用选项克拉克,今年3月曾遭遇右侧交叉韧带扭伤,好不容易完全康复,却在休赛期训练中再度出现右膝关节滑膜炎症状。这一伤病与此前的交叉韧带伤势直接相关,且需要接受关节镜手术(与乔治休赛期所做手术相同),目前尚无明确回归时间表,最快也要6周后复查。三大内线集体倒下,让灰熊的禁区瞬间沦为“不设防地带”。
上赛季,小贾伦场均能贡献22分5.6篮板2助攻1.5盖帽,是球队攻防两端的核心,兼具得分爆发力与护框能力。伊迪则以9.2分8.3篮板的数据成为内线篮板保障,篮下终结效率稳定。克拉克则以8.3分5.1篮板的表现扮演着“板凳匪徒”角色,防守端的机动性更是球队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这三人全部缺席新赛季开局,球队内线仅剩下阿尔达玛一人可用。这位上赛季场均8.1分4.8篮板的球员,显然无法独自支撑起灰熊的禁区攻防。新赛季开局阶段,灰熊极有可能陷入“内线被爆”的恶性循环。
回溯灰熊的崛起之路,本应是一段充满希望的旅程。自得到莫兰特后,这支球队迅速展现出复兴迹象。莫兰特生涯第二年便带队闯入季后赛,三年级与四年级更是连续带领球队拿下50+胜场,稳居西部前三。彼时的莫兰特,以劲爆的身体素质与超强的突破能力惊艳联盟,起点甚至高于爱德华兹、亚历山大等同期新星。他与小贾伦的组合,被视作灰熊未来十年的基石。然而,现实却急转直下。莫兰特不仅在场外麻烦不断,伤病也频繁找上门,近两个赛季出勤率大幅下滑。更令人担忧的是,灰熊内部曾传出考虑交易莫兰特的消息,球队甚至逐步解雇了莫兰特在教练组中的亲信,上赛季还爆发过内讧风波。
矛盾的是,灰熊的硬实力从未掉线。上赛季,他们的进攻效率位列联盟第六,防守效率排名联盟第十,成为全联盟仅有的五支攻防效率均跻身前十的球队(另外四支是雷霆、骑士、森林狼、凯尔特人)。要知道,能达成这一成就的球队,往往都是总冠军的有力竞争者。然而,灰熊却始终无法将顶级的攻防数据转化为实际成绩,连续两个赛季在季后赛中早早出局,甚至未能突破首轮。
深究原因,核心球员的出勤问题是关键。莫兰特与小贾伦近三年整体出勤率均不算高,导致球队难以形成稳定的化学反应。休赛期,贝恩的离队进一步削弱了球队的阵容深度。即便波普、杰罗姆、GG杰克逊等拼图球员具备一定实力,也无法填补核心缺失留下的空白。如今的灰熊,正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若想全力冲冠,西部的竞争残酷程度远超想象,雷霆、森林狼、掘金、湖人等球队阵容齐整且核心健康,灰熊仅凭残缺的内线与不稳定的莫兰特,几乎没有竞争力。若想彻底重建,球队却刚刚给小贾伦开出2.4亿顶薪,莫兰特剩余3年1.27亿的合同也并非易出手的“优质资产”。休赛期送走贝恩换来四个首轮签,本是重建的信号,可核心球员的大合同却成了阻碍,让球队陷入“想重建却拆不掉,想冲冠却没实力”的两难。
美媒专栏记者古普塔曾为灰熊提出解决方案:将波普、克拉克、康查尔、科沃德与2028年首轮签打包,交易得到保罗·乔治,以此补强第三得分点。然而,这一方案的可行性极低。乔治近几个赛季同样饱受伤病困扰,上赛季仅出战56场,且年龄已33岁,根本无法为灰熊提供稳定的战力支撑,反而可能加剧球队的伤病隐患与薪资压力。当新赛季的曙光尚未照亮孟菲斯,灰熊却已被伤病与混乱的定位拖入泥潭。
过去几年,灰熊总是在“黑马”的期待与“失望”的现实中反复横跳。伤病潮如同挥之不去的阴影,核心问题始终未能解决。继续维持现状,不过是浪费小贾伦的巅峰期、消耗莫兰特剩余的价值,最终只能在西部的激烈竞争中逐渐边缘化。与其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中内耗,灰熊或许真该下定决心彻底重建:以四个首轮签为起点,围绕阿尔达玛等年轻球员积累更多天赋,逐步处理莫兰特与小贾伦的合同(若有合适报价),摆脱伤病与内部矛盾的枷锁。毕竟,在残酷的NBA联盟中,“苟延残喘”远不如“推倒重来”。新赛季还没开始就倒下的“黑马”,若不及时调整方向,未来只会更加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