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10月2日电 题:“湘超”,有戏——三湘大地的足球盛宴
新华社记者谭畅
9月26日晚,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湘西北德比”战况激烈,临近终场。主队常德队球门前,站着的是40岁的“鱼贩子”杨立明,而张家界队则由17岁中学生熊登高把守球门。看台上,14586名观众挤得满满当当,常德球迷为处于下风的张家界队加油鼓劲。终场哨响,九旬退休体育老师覃开振手拿球迷服,喜笑颜开地离场。
从老将重披战袍,到后生亮相大舞台,再到男女老少齐聚一堂……被称为“湘超”的湖南省足球联赛自9月7日开赛以来,每个周末都上演着这样的精彩场景。以足球为载体,一场场好戏在三湘大地上不断上演。
(小标题)全民重头戏:“不会贩鱼的前锋不是好门将”
杨立明,在常德经营水产生意,自称“鱼贩子”。他从职业球队退役后,在业余赛场既当门将,也踢前锋,还曾获得市级联赛最佳射手的荣誉。8月,他通过海选,成功成为常德队守门员。球迷们调侃他:“不会贩鱼的前锋不是好门将”。
7月至8月,湖南大量足球爱好者像杨立明一样,积极参加海选,希望能在“湘超”联赛中一展身手。“犹豫了很久去不去,不去怕后悔一辈子。”参加长沙海选的媒体人杨华峰说道。
9月26日的比赛还剩4分钟补时,常德队派上杨立明。几分钟内,他成功扑出一次近乎“单刀”的射门。谈及这次换人,常德队主教练赵旭东对记者说:“让他感受一下主场氛围。”
“湘超”联赛前三轮球票销售异常火爆,“秒光”成为常态。赛场氛围让许多从小练球的球员有了“第一次”的体验:“第一次在坐满观众的球场踢球”“第一次听到全场喊我名字”“第一次在球场热泪盈眶”。
据官方统计,“湘超”联赛前三轮已有近43万人次到现场观赛,场均逾2万人。看台上,既有刚接触足球的儿童,也有像覃开振这样的“老体育人”。得知“湘超”开赛,92岁的覃开振提出要到现场看球。儿子抢票成功,将膝盖受过伤的父亲背上看台。
赛场一票难求,湖南各地在餐饮、娱乐等场所设立“第二现场”,让更多球迷有机会体验“湘超”这场全民参与的重头戏。
(小标题)风尚对台戏:“落后还帮对手,小伙子要得”
9月28日晚,“湘超”联赛第三轮,湘潭队首次主场作战。球员热身阶段,湘潭球迷方阵在为主队助威之余,连续喊出“欢迎长沙”。另一侧看台,长沙球迷方阵则举起“你好湘潭”标语,齐声回应“谢谢湘潭”。“湘超”开赛以来,这样的风尚对台戏频频上演。
赛前,媒体结合各地特色,纷纷推出创意策划。郴州作为“有色金属之乡”,赛前推出方言说唱,放言“家里有矿,不服来战”。长沙则接招,亮出产自长沙的各式工程机械,“挖矿,我们可是专业的”。
据记者观察,媒体“斗创意”普遍以和为贵,更多是在其中植入文旅元素,鼓励球迷利用“湘超”票根福利等优惠,赏美景、品美食。
比赛中,体育道德风尚的光芒在球员们身上频频闪现。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业余球员体能储备存在短板,有的球员到下半场会拼到抽筋。这时,两队不分彼此,就近帮忙压腿。
湘潭队与长沙队比赛接近尾声,湘潭队0:2落后。一次进攻中,长沙队前锋李章毓的护腿板脱落在湘潭队禁区。因急于回防,他没有第一时间捡起戴上。由守转攻间隙,李章毓向湘潭队球门方向移动,目光不时搜寻护腿板。见状,湘潭队17岁的门将上官林熠捡起护腿板,走到禁区线附近,递给对手。看到这一幕,一名当地记者感叹:“落后还帮对手,小伙子要得。”
比赛结束后,“不留垃圾”在一些球迷、球队中蔚然成风。9月26日晚,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比分告负的张家界队员较为沮丧,但他们不忘清扫水瓶,留下整洁的替补席。
(小标题)玩哏欢乐戏:“我不是‘充电宝’”
近日,湖南交通频道发起“湘超”联赛前两轮“人气王”评选,球迷投票选中郴州队门将刘翔。郴州队前两轮未尝胜绩,刘翔何以获认可?或许与他在对阵长沙队时的出色表现有关。
“湘超”开赛前,“十三个‘充电宝’战长沙”“比赛第一,长沙第十四”等表述开始在网络流传。多地教练员、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要挑战纸面实力最强的长沙队。经典戏歌《说唱脸谱》中那句“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频频出现在网络视频、中场表演、看台标语等处。
这种氛围中,长沙队首轮、第三轮分别战胜娄底队、湘潭队,唯独在第二轮被郴州队逼平。9月20日晚,郴州队主场0:0战平长沙队后,郴州赛区有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给记者发来消息:“过年了!”并附上一张写有“拼了!平了!”的海报,难掩兴奋。
当晚比赛中,刘翔多次化解长沙队威胁进攻。“从小到大,对长沙队有一种(认识),他们是很强大的。”刘翔赛后表示,能逼平对手,全队“炸了”。“都说13个‘充电宝’,但我不是‘充电宝’,我从长沙队手上拿了1分。”郴州队主教练陈强颇为自豪。
这种心态,正代表了那些勇于挑战强者、不甘落后的“湘超”足球人。长沙市足协主席魏华松坦言,球迷喜欢看自己主队真刀真枪拼长沙,这给了长沙队一定压力。魏华松还是湖南省足协副主席,曾带队去江苏调研交流“苏超”经验。或许是见惯了“苏超”各种欢乐哏,他笑言:“只要老百姓喜欢看(拼长沙),对‘湘超’来说,也算是一种成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