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以色列介入俄乌冲突,俄军大规模空袭基辅,泽连斯基表态

时间:2025-10-03 07:56:22 来源:博览历史 作者:博览历史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5年,俄乌冲突局势再度升级,以色列突然打破长期的中立立场,开始向乌克兰提供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这一举动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然而,就在以色列宣布援助的当天晚上,俄罗斯便以595架无人机和多枚导弹对基辅及周边城市发动大规模空袭。尽管乌克兰防空系统奋力拦截,但多地仍遭受重创,城市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面对俄罗斯的强势回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随即发表强硬表态,不仅点名中国和匈牙利等国施压俄罗斯,还试图通过国际舆论调动更多力量支持乌克兰。

俄乌战场的硝烟尚未散尽,一场涉及多方利益的全球博弈已悄然展开,地缘政治格局面临深刻调整。

9月27日,泽连斯基突然宣布,乌克兰已经获得了由美国制造、以色列提供的首套“爱国者”防空系统。他透露,该系统已秘密在乌克兰运行一个月,未来几周还将追加两套,以增强乌克兰的防空能力。



这一发言不仅是乌克兰在外交上的突破,更是其军事布局的重大转折,标志着乌克兰在防空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悉,“爱国者”系统原本来自以色列库存,虽然是退役版本,但经过美国技术改造后,依然具备较强防空能力,能够有效拦截各类空中威胁。

那么,向来保持中立的以色列为何甘冒政治风险,向乌克兰提供这套系统呢?



分析认为,以色列此举背后有多重考量。一方面,以色列希望通过“清库存”化解内部安全与财政压力,优化军事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此举也在回应伊朗持续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的举动,某种意义上是对伊朗的一种间接回击。

泽连斯基选择高调宣布这一援助,并非偶然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

他试图通过这一行为鼓舞国内士气,稳定民心;同时向西方盟友施压,争取更多军事援助,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战场形势。



例如,他正在与美国谈判一项高达900亿美元的大型军购协议,计划引进射程可达2000公里的“战斧”导弹,直指俄罗斯本土深处,以提升乌克兰的战略打击能力。

然而,泽连斯基的这一步棋也迅速引发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9月27日深夜至28日清晨,俄罗斯再次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



此次袭击中,俄罗斯使用了595架无人机、44至48枚导弹,以及6枚黑海舰队巡航导弹,同时部署了伊朗提供的“沙赫德-136”无人机,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打击态势。

这场空袭的强度丝毫不亚于8月末的那一波,甚至更具针对性,显示出俄罗斯对乌克兰军事能力的重视与警惕。

攻击目标明确,涵盖基辅、敖德萨、扎波罗热等重要城市,军事工业设施、机场、发电站等关键基础设施皆在打击范围之内,旨在削弱乌克兰的战争潜力。



尤其是赫梅利尼茨基州,外界普遍认为其是“爱国者”系统的部署地之一,因此成为俄罗斯打击的重点目标。

乌方虽动用全部防空力量,成功拦截了568架无人机与43枚导弹,但仍有多个城市遭遇重创,大规模停电停气,居民生活陷入困境,一夜之间陷入恐慌。

俄罗斯在回应中否认刻意打击“爱国者”系统,但并未提供任何有力证据。其宣称目标是高价值军事设施,强调没有针对平民。然而,实地情况却是伤亡不断上升,城市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舆论普遍认为俄罗斯此举是对以色列援助的一种报复性回应。



次日,国际媒体迅速跟进报道,舆论焦点集中在以色列是否已经“正式卷入”这场冲突。

不少分析指出,以色列打破中立立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中东局势随之变得更加微妙,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等国家或组织可能借机对以色列施压,甚至挑起地区新一轮冲突,导致地区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

同时,也有声音分析此次援助背后实际是美以合作在战略层面的延伸,美国通过以色列“清库存”,间接加大对乌援助力度,为自身腾出更多资源应对亚太局势,实现战略资源的优化配置。



泽连斯基再次利用此次空袭制造舆论优势。他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发声,谴责俄罗斯对平民城市的“野蛮打击”,呼吁国际社会加大援助和制裁,并通过媒体不断强化乌克兰“受害者”形象,试图打动更多国家的同情与支持。

9月30日,关于以色列援乌所引发的地缘政治震荡进一步发酵。来自多方的分析指出,这不仅仅是一次武器援助,而是一种战略表态,标志着乌克兰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有所提升。



以色列此举将自己置于更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可能面临来自伊朗的更强硬反制。与此同时,俄罗斯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一转向,其可能通过中东代理人战争形式对以色列进行间接施压,导致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

在这复杂局势中,中国的角色备受关注。

尽管中方始终强调保持中立、推动和谈,但在乌克兰总统频频点名之下,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立场愈发关注,期待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外交策略仍以稳定为主,未被卷入冲突核心,但各方都在密切观察中国后续是否在某个时间点打破沉默,做出关键选择,以影响冲突走向。

从整体来看,俄乌冲突的性质已悄然变化。这已不再是单一的领土之争,而是一场多方代理人参与的全球战略对抗。涉及国家包括美国、以色列、伊朗、中国、土耳其、欧盟成员国等,议题也从军事延伸到能源安全、地区稳定、国际秩序重建,对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泽连斯基尽管赢得了国际舆论的一时掌声,但他的高调策略也让乌克兰暴露在更密集、更精准的打击之下,增加了乌克兰的安全风险。

俄罗斯则从“消耗战”转向“系统性打击”,通过技术升级与战术调整,提高作战效率,用更少的投入换取更大的压迫效果,以应对乌克兰及其盟友的挑战。



以色列的选择,虽然短期内提升了乌克兰的防空能力,却极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中东方向的安全震荡,影响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而美国则在幕后调配资源,推动“拆东墙补西墙”的援助布局,以应对全球多线挑战,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

当前局势已不容乐观。和平窗口不断收窄,第三轮美俄谈判的前景也愈发暗淡,冲突长期化的风险进一步上升。



俄乌冲突正在演变为全球力量重新洗牌的导火索,任何一方的轻率动作,都可能引爆连锁反应,推动世界走向更加危险的对抗边缘,对全球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来源:泽连斯基:以色列已向乌交付“爱国者”系统
2025-09-28 15:00·参考消息



来源: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数百无人机出动
2025-09-28 19:59·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