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英法意西土五国对以军拦截全球坚韧船队事件表态汇总

时间:2025-10-03 14:07:35 来源:环球时报国际 作者:环球时报国际

据路透社、土耳其安纳多卢通讯社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权威媒体10月2日报道,以色列海军于1日晚间拦截了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组织「全球坚韧船队」的大部分船只,并扣押了数百名国际志愿者。此事件引发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及土耳其五国相继表态,欧洲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


【各国政府反应】

英国外交部2日发表声明,呼吁以色列确保船队运送的医疗物资安全抵达加沙地带。发言人强调英国正与以方保持沟通,要求事件处理符合国际法并尊重人权,同时指出「解决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是以色列政府的责任」。

法国外交部长巴罗通过社交平台X发声,要求以色列保障被扣押人员的领事保护权,并呼吁尽快释放人员。法方认为当前首要任务是实现加沙停火、释放人质及确保人道物资运输。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对船队行动提出批评,认为此举「不会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实际帮助」。值得关注的是,意大利军舰原计划为船队提供护航,但在行动前24小时突然撤离,引发船队组织方强烈谴责。

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表示,西政府已动员驻以使领馆为被扣押的西班牙公民提供全方位领事支持,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加沙人道主义危机。

土耳其外交部将此次拦截定性为「恐怖主义行为」,要求追究以军责任。土方声明指出,以方行动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

【事件核心争议】

以色列国防部发布的视频显示,瑞典环保活动家格蕾塔·通贝里在甲板上接受以军提供的水和夹克。以方称被扣押人员已被转移至阿什杜德港,并强调「所有人员健康状况良好」。但据被扣押者透露,船队在航行期间多次遭遇无人机侦察和不明物体投掷,国际志愿者阿卡尔形容「国际水域宛如战场」。

【欧洲抗议浪潮】


事件引发欧洲多国强烈反应。10月1日晚间,希腊、德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及意大利等国爆发大规模抗议。意大利两大工会号召10月3日举行全国总罢工,抗议书指出:「我们要求封锁生产、物流、交通及公共服务,谴责以色列战争罪行及西方国家的共谋行为。」那不勒斯、米兰、罗马等十余个城市数万人走上街头,部分抗议者占领铁路设施。

【国际社会谴责】

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公开谴责以军行动为「国际罪行」,要求以色列驻哥外交人员立即离境。分析指出,此次事件暴露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正引发国际社会道义谴责。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本轮冲突已造成6.5万人死亡,其中70%为妇女儿童。

【人道主义困境】


「全球坚韧船队」由50艘民用船只组成,载有来自40国的500名志愿者及大量医疗物资。通贝里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们面临的风险远不及加沙民众每日承受的苦难。」船队组织方披露,以军在拦截过程中使用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造成多人受伤。

【地缘政治分析】

此次事件凸显三大矛盾:1)以色列军事行动与国际人道法的冲突;2)欧洲国家在人权原则与地缘政治利益间的摇摆;3)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危机的干预困境。西班牙禁止美军使用其军事基地向以运输武器,成为欧盟国家中少数采取实质性措施的案例。

【事件后续发展】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被扣押人员将面临驱逐程序。与此同时,欧洲多国政府正承受国内舆论压力,意大利梅洛尼政府若无法妥善回应民意,可能面临执政危机。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此次事件或将重塑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加剧西方国家内部在人权议题上的分歧。


【深层思考】

当暴力试图压制人道呼声时,往往只会激发更强烈的反抗。此次事件再次证明,在21世纪的今天,任何军事优势都无法掩盖道义缺失带来的合法性危机。正如抗议者标语所写:「和平不是自然状态,而是需要共同守护的珍贵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