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军界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美军四星上将托马斯·布西耶尔在听完特朗普长达70多分钟的训话后,第二天便宣布退役,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另一位美军上将布莱恩·芬顿也在不久后离职,使得这一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据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司令托马斯·布西耶尔上将对外宣布,他因“个人及家庭因素”作出了退役的艰难决定,并强调自己服务国家的承诺始终不变。然而,这一解释并未能平息外界的猜测和议论。
布西耶尔的突然离职,让许多人感到始料未及。这位上将自2022年开始领导全球打击司令部,负责指挥美军所有空基和陆基核打击力量,是美军中的重量级人物。今年早些时候,他还曾被特朗普提名出任空军副参谋长,尽管提名最终被撤回,但外界普遍认为他在军中前途远大。
无独有偶,在布西耶尔宣布退役两天后,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一把手布莱恩·芬顿上将也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声明,宣布将于一天后离职,但没有说明具体的离职原因。

美国舆论普遍将这两名上将的离职与不久前召开的美军全军将领会议联系起来。在9月最后一天,赫格赛斯召集美军全体将领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开会。面对台下约900名将领,赫格赛斯侃侃而谈,发布了45分钟的讲话,强调国防部需要有“合适的人才”和“正确的文化”,并给出了强化体能标准及测试等10项新指令。
赫格赛斯还直言不讳地要求美军将领们听从命令,若是不认同他的观点,对他说的话不满意,可以马上辞职走人。这种强硬的表态,无疑给在场的将领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紧接着,特朗普现身会场,发表了一段总长约70分钟的演讲。他一上来就敲打了一下美军将领们,称他“从来没进过这么安静的房间”,暗示将领们应该为他鼓掌欢呼。特朗普还以一种略带调侃的语气表示,要是不想听他说话,可以自行离场,只是你的军旅生涯也“就此打住”。
在讲话期间,特朗普不仅大谈战争部改名国防部的历史,还明着告诉将领们,军队将更多地“参与解决国内威胁”,明确了他将继续调动美军进入本国城市进行“军队执法”的意图。
然而,在赫格赛斯与特朗普演讲期间,台下可谓是鸦雀无声。美军将领们基本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更没有为二人鼓掌。这种沉默,明显是对演讲内容有所不满。布西耶尔和芬顿在听完演讲后辞职走人,应该也是在宣泄不堪受辱的情绪,同时避免日后以更不体面的方式离开军队。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与美国军队将领们的矛盾由来已久。在本届任期正式开始前,特朗普就想对美军进行大整顿,将那些他认为靠着民主党“多元化”政策跃居高位的将领踢走,重塑美军的“价值观”,同时确保美军能够听从他的号令。
作为特朗普的心腹,赫格赛斯也冲在最前面,配合特朗普对美军指挥体系进行调整。赫格赛斯认为美军的高级将领太多了,准备削减10%的将领,也就是要将大约90名将军踢走。同时,他还要减少20%的四星上将人数。按照今年5月美军有37名上将来计算,就是在要踢走的约90名将军中,有7、8个是上将。
而算上刚刚走人的布西耶尔、芬顿,以及确定要在11月正式离职的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上将,特朗普上台后走人的美军上将已经达到了7人。赫格赛斯已经基本完成了次要目标。

在7名被解职或主动走人的上将中,有4人出身美国空军,1人是海军、1人来自海岸警卫队、1人来自陆军。只剩海军陆战队和太空军这两个体量相对较小的部门还没有上将走人。
美军与特朗普政府的矛盾是多层次的。除了不满特朗普政府对美军的正常人员升职指手画脚,要使用美军参与国内的政治斗争外,美军对特朗普的不满还体现在其对美军全球战略的影响上。赫格赛斯等文官制定的新国防战略文件,就因为将应对中国等潜在对手放在了次要位置,一味强调本土和西半球防御,而引发了包括特朗普亲自提拔的参联会主席丹·凯恩在内的大批将领不满。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布西耶尔与芬顿等高级将领的相继离去,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终结,更是美军专业主义传统与政治指令之间尖锐对立的缩影。当军事决策被政治忠诚度所绑架,当全球战略重心让位于国内政治斗争,美军的指挥体系与战略稳定性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特朗普政府虽在人事层面初步实现了“换血”目标,但由此引发的军心涣散与战略方向的混乱,恐将为美国未来的国家安全埋下深远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