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7年前挑战郭德纲的博士李宏烨,如今是否成功转型?

时间:2025-10-04 23:56:29 来源:三公子娱乐丫 作者:三公子娱乐丫

舞台灯光亮起,李宏烨迈着大步走上台。没有鞠躬,没有寒暄,第一句话就直指评委席的郭德纲:“你不认识我吧?”

郭德纲坐着笑了笑:“那今天认识一下。”



场子一下安静了。李宏烨接着说:“我写了三本书,你估计能看懂这一本。”然后,把那本书递了上去。

台下观众一时愣住了。评委席上,郭德纲眼神变了,但还忍着没说什么。

表演开始,他和妻子张钰合说了一段《好浪漫啊》。本是相声,可整段内容几乎全是“博士夫妻”“浪漫理论”“观众笑点预测”。

没人笑,没人接茬,只有几声敷衍的掌声。



表演一结束,李宏烨又开口:“我靠公式写了500段相声,你居然不认识我?你回去问问于谦。”

最后一句更绝:“今天你不让我们过,明天我们坐你这个位置。”

这场面,郭德纲没发火,只是淡淡回了句:“也许你行。”

谁也没想到,7年过去,这句话像是个注脚,成了李宏烨舞台生涯的转折点。



当年言之凿凿的那对博士夫妇,如今在哪儿?那场声势浩大的“公式相声”还在不在?他们到底成功了吗?

一、从“别人家孩子”到“博士相声人”

李宏烨是天津人。家境不错,父亲是大学老师,从小就是学霸。

成绩好,嘴也利。他不光理科强,还特别爱说话。小学时就是班里的小主持人,初中时参加过电视台办的演讲比赛,拿过奖。



他自小爱听相声,常在收音机边模仿马三立、侯宝林的语气。

可一直没人当回事,家人也不让他走这条路。于是他就把兴趣藏在心里,一路往理工科冲。

大学考进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继续读硕,读博,一路顺顺利利。年纪轻轻,成了典型的“高知青年”。

就是在交大的时候,他接触了校园里的相声协会。他没系统学过,但胆子大,想法也多,很快就当了会长。



那时候,他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用数学公式来写相声段子。

他的意思是:人的笑点可以用规律推算出来,只要建立模型,就能“自动生成”段子。

听着挺玄,但不少人真就觉得有意思。他还写了几本书,自己出版,还拉着妻子张钰一起推广。

他们自称“博士夫妻组合”,创办了“新语相声”品牌,搞起了创业。

有趣的是,在还没正式出圈前,他就上过央视的《创业英雄汇》,靠那套“公式理论”拿到过200万投资。



有人说他疯了,有人说他是天才。

可李宏烨信心十足。他觉得自己是来革传统相声的命的。

二、一段婚姻,一场表演,一地鸡毛

李宏烨的“搭档”,不仅是同学,也是老婆。

张钰是他在交大认识的学妹,背景相似,也是博士出身。俩人一拍即合,一个讲,一个捧,一起表演,也一起创业。

他们结婚后育有两个孩子,但生活的重心始终围着相声转。



他们搞工作坊、招学生、出书,还建了个线上教学平台,号称要用AI与公式“重新定义相声”。

起初还有不少家长慕名而来,觉得孩子能在“有文化的相声班”接受培训,是个好事。

可真正上了几节课,问题就出来了。

他们讲的相声,内容晦涩、节奏生硬、缺乏包袱。有些家长直接评价:不是相声,是学术报告。



不过夫妻俩信念很坚定。李宏烨说:“观众笑不出来,不是我们的问题,是他们不够高级。”

张钰也说:“低俗的笑点不能称为艺术,我们是做内容升级。”

他们一直觉得,传统相声里那些“抖包袱”“逗哏耍贫”的手法是落后的,是应该被替代的。

问题是,观众不买账。

他们曾在上海办过几场商演,一开始票价定得不低,还请了不少朋友来捧场。



后来票卖不出去,只能靠赠票,最后连赠票都没人领。剧场里空了大半,演出时稀稀拉拉几声掌声,气氛比图书馆还沉闷。

最讽刺的一次,是有个观众在节目中间笑出了声,李宏烨板着脸说:“这个地方不该笑,笑点还没到。”

观众一脸懵,转身离场。从那之后,“公式相声”就被打上了标签:不好笑、听不懂、没人看。

三、台上挑衅,台下碰瓷,前后都得罪光

李宏烨的另一个“本事”,就是谁火就怼谁。

刚上《相声有新人》时,他先怼郭德纲。后来又在《我为喜剧狂》中挑衅苗阜。



苗阜当时本是想缓和气氛,结果被他一句“你学历低”怼得脸都绿了。

接着,他又公开发视频说:开心麻花的剧,其实就是照搬他的“公式理论”。

网友看不下去,开始扒他过往言论。他在直播间里否定贯口、否定传统、否定所有老前辈。

有人问他:“你不考虑去德云社学习下吗?”



他当场说:“德云社观众喜欢听低俗段子,我的观众是高素质的。”

话一出,评论区直接炸了。

一位北京老相声迷留言说:“听了一辈子相声,头一回有人把观众骂了一遍。”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他对曾经帮过他的姜昆也没客气。

姜昆最开始是欣赏他的,多次邀请他参加文联活动、给资源、引流量,甚至还帮他联系演出。

结果李宏烨某天在社交平台公开发言,说自己从没拜姜昆为师,并附带一句“垃圾分类”的嘲讽。



这句话,彻底断了关系。

从此,再没人愿意给他引荐、合作,舞台渐渐也少了。

四、风头一过,归于沉寂

近几年,李宏烨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

他尝试过拍短视频,但流量起不来;也想继续直播教学,但报名的人越来越少。

2022年,他清空了社交账号,说是“闭关思考”。张钰也渐渐淡出,连他们自创的“新语相声”公众号都停更了。



有知情人透露,两人早已转行,做起了教育咨询。孩子在读书,生活倒也平稳。

只是曾经的那些话,再没人提起。

没有人再问:“你要上几次春晚?”也没人再追着听他的“相声公式”。

这条路,他走得轰轰烈烈,结果悄无声息地散了场。

尾声

说到底,李宏烨不是没天分,也不是没胆量。可他说得太多,练得太少。

相声这门活儿,看起来简单,其实最讲功夫。说得巧不如说得真,说得新不如说得有味儿。

观众不是看学历买票,也不是为公式笑场。他们在听一门艺术,感受一份气韵。



李宏烨七年前那句“你不让我们过,明天我们坐你这位置”,如今成了一句唏嘘。

他不是输给郭德纲,而是输给了台下那成千上万的观众。

这不是仇恨的故事,也不是喜剧的结局。

只是一个人,走得太快,忘了回头看看脚下的路够不够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