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俄高层访华承诺:年底前全力推进中俄天然气合作

时间:2025-10-05 18:39:48 来源:boss外传 作者:boss外传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近期访华期间,向中方作出两项重量级承诺,标志着中俄天然气合作进入加速推进阶段。若承诺如期兑现,两国能源合作将在年底前迎来历史性突破。

诺瓦克在北京明确表态:“‘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将于年底前实现满负荷运行,年输气量达380亿立方米。”这一承诺较原计划提前一年完成,凸显俄方对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视程度。



双线并进:俄方释放两大合作信号

此次访华期间,俄方提出两项战略规划:

  1. 新建供气线路:推进经远东和蒙古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建设。该项目搁置多年后终于落地,俄方已启动天然气开采等前期工作。该线路年输气能力达500亿立方米,蒙古国态度从保留转向积极推动。
  2. 现有线路扩容:“西伯利亚力量1号”除实现满负荷运行外,中俄还签署协议将其年最大输气量提升至440亿立方米。这条直通管道不经过第三方国家,显著提升中国能源安全。



数据支撑:合作成果超越预期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俄罗斯对华管道天然气出口量达4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创单月历史新高。这一增长主要源于管道天然气而非液化天然气,表明两国能源运输方式已进入“管道为主”的稳定期。

回顾项目历程,“西伯利亚力量1号”于2014年签署协议,2019年底正式通气,原计划2025年底达产。但实际运行中,该管道在2024年即实现满负荷运行,较预期提前整整一年。这种超预期进展,既源于市场需求推动,也体现两国战略互信的深化。



战略升级:三份协议奠定未来格局

9月初普京访华期间,中俄签署三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

  • “西伯利亚力量1号”扩容协议:将年输气量从380亿立方米提升至440亿立方米,优化现有基础设施的同时,强化中俄能源互信。
  • 远东管道扩容协议:将库页岛至中国的管道年输气量从100亿立方米提升至120亿立方米。该线路建设条件成熟,扩容成本低,将带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为中国东北提供稳定清洁能源。
  • “西伯利亚力量2号”备忘录:明确管道经蒙古入境中国,年输气能力500亿立方米。该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协同效应:超越双边的战略价值

从俄罗斯视角看,能源出口是其经济命脉。在西方制裁背景下,亚洲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天然气消费国之一,具备长期稳定采购能力,正是俄方最需要的合作伙伴。

对中国而言,管道天然气具有运输成本低、供应稳定性高、受外部因素影响小等优势。在应对极端气候和突发事件时,其战略价值不可替代。此外,这些项目还带动了天然气压缩设备、管道建设、项目融资等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为未来更多跨境项目奠定基础。



全球视野:中俄能源合作的示范意义

俄罗斯并非“孤注一掷”依赖中国,其在加强与印度、东南亚国家合作的同时,仍将中国视为最稳定、最核心的合作对象。当前全球能源格局剧烈变动,中俄在核心领域达成系统性协作,本身就体现了双方的战略信心。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保障了两国能源安全,也为国际能源市场提供了稳定器。随着“西伯利亚力量2号”等新项目推进,中俄能源合作正从单一项目向体系化协作转型,其示范效应将超越双边范畴。



参考资料:
俄副总理诺瓦克:俄中正在致力于新的天然气供气路线工作
2025年9月26日, 21:52 (更新: 2025年9月26日, 2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