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在全球政治格局快速演变的当下,中美两国的外交互动与战略博弈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近期,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者、CNN资深主持人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发出警示:美国必须正视现实,停止自欺欺人。
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 资料图
联合国舞台上的鲜明对比
在刚刚过去的联合国大会上,中美两国的表现形成了强烈反差。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指责各国“无可救药地失败”,甚至抱怨联合国未聘请其翻新总部大楼;而中国则围绕联合国成立80周年,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通过多维度合作强化多边体系。这种主动性与战略性的差异,成为扎卡利亚感慨的起点。
与此同时,中国宣布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商务部世贸司司长韩勇指出,这一举措彰显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担当。而美国却持续推行保护主义政策,对非洲、亚洲贫困国家加征关税,进一步暴露了其在贸易政策上的短视。
科技领域的“中国速度”
扎卡利亚特别提到,科技竞争已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领域。彭博社追踪的13项关键技术中,中国已在5项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并在另外7项领域紧追不舍。尤其是在绿色科技领域,中国的优势已难以撼动。
即便在人工智能(AI)领域,中国的发展路径也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美国企业热衷于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研发,并将前沿模型封锁在专有技术壁垒内;而中国则更注重AI的应用与普及,将其深度融入物流、安防、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领域。这种战略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让新技术更贴近日常生活。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如今美国更偏向封闭生态,而中国在积极拥抱开放技术平台。”扎卡利亚指出,中国的开源系统易于适配与部署,有望成为全球标准,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占据先机。
当地时间9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讲话 视频截图
跨领域整合:中国科技战略的独特优势
扎卡利亚强调,中国科技战略的强大之处在于其跨领域的整合能力。以“低空经济”为例,深圳、广州等地已实现无人机包裹投递与自动驾驶飞行汽车载客。这种变革性成果源于传感器、AI、硬件与监管政策的协同发力,展现了技术融合的巨大潜力。
相比之下,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了基础科学技术领域的政府资助,甚至打压哈佛大学等顶尖研究机构。更令人震惊的是,在联邦政府濒临停摆之际,特朗普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却召集数百名美军将领,训诫他们要“保持身材”并“对抗觉醒意识形态”。
扎卡利亚称中国已经在多方面建立了压倒性领先优势 资料图
“自欺欺人的时代已经结束”
扎卡利亚指出,过去十几年,美国一直以“中国发展偏离正轨”的观念自我安慰,但如今这一幻想已彻底破灭。他敦促美国正视现实:中国已校准发展航向,正以负责任的形象和清晰的战略规划,在全球舞台上加速崛起。
“那个自欺欺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扎卡利亚的结语,无疑为美国敲响了警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