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50年吴石将军在台湾牺牲,周总理听闻消息大惊:一定要查清原委

时间:2025-10-05 20:18:59 来源:青途历史 作者:青途历史



保定军校状元,国民党中将参谋次长,代号"密使一号"。

从容赴死前吟诗: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多年后,周智能管理病危之际说:不要忘记那边的老朋友。



保定状元的抉择

福州螺洲镇的私塾里,吴石8岁开始读书。

父亲是清末举人,不做官,只设馆授徒兼行医,四个儿子,吴石排行老二。

家里清贫,父亲的身影印在吴石脑子里——读书人要清贫自守,不求闻达。



辛亥那年,开智学校的学生组织北伐学生军。吴石报名,从此走上从戎路。

保定军校第三期炮兵科,考试永远第一名。日本炮兵学校,第一名毕业。日本陆军大学,还是第一名。

军界叫吴石"状元",叫惯了。

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能英语、能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

十二样全通,"十二能人"的绰号也跟了一辈子。

抗战时期,蒋介石几乎每周召见吴石,问日军动向。



吴石写的报告,成了摸清日军战略行动的重要参考。

桂柳战役,前线打得血肉横飞,后方大吃大喝。

吴石看在眼里,心凉透了。

上海愚园路何康的家,吴石手里拿着兵力部署图。团级单位,整个江防布置,细到每个点位。

百万雄师渡长江,主攻选哪个方向?这份情报给了答案。

淮海战役前,吴石帮吴仲禧搞到徐州剿总布防图。



福州那边,他找借口说军运紧张,船不好调,硬是把298箱绝密档案藏在福建研究院书库。

福州解放后,这些东西完完整整交给了解放军。

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福州老乡。两人见面用福州话聊,外人听不懂。

吴石摆出三策:上策起义,中策观望,下策死战。

林遵选了上策。这批军舰,成了人民海军最初的家当。

国民党监察院后来的报告里写:对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关键作用。

从侧面证明,吴石到底送出了多重要的情报。

赴台那天,吴石接到急电。妻子王碧奎,次女、幼子一起走,长子长女留在大陆。



家人不理解,完全可以留下。

吴石说:决心下得太晚,现在有机会,个人安危算不了什么。

飞机起飞,他回头看了一眼大陆。



青田街的秘密

台北青田街,吴石的寓所,国防部参谋次长的职务,让吴石能接触到最核心的军事机密。

重大军事计划制定后,都要交史政局备案。吴石兼任的就是这个职务。

每个星期六,朱枫会来青田街。

她是商人身份,周旋在国民政府财军警各界上层人物之间。见吴石,外人只当是生意往来。



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舟山群岛、大小金门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台湾海峡、台湾海区海流资料,台湾岛各个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分析。

海军基地舰队部署、分布情况,空军机场、机群种类、飞机架数,全是绝密中的绝密。

朱枫把缩微胶卷藏在身上,经香港转交华东局。

几份最重要的军事情报,直接送到了毛主席那里。

毛主席听说这些情报是一位秘密女特派员从"密使一号"那里取回,当即说: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



激动之余,还写了诗:

"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吩咐一定要传到台湾那边。

青田街的灯光下,吴石整理着一份份文件。

妻子王碧奎知道丈夫在做什么,从不多问。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旁边玩耍,不知道父亲手里的纸张意味着什么。

吴石偶尔抬头,看看窗外,台北的夜,很安静。



波丽露的牛排

台北波丽露西餐厅,台湾最好的西餐厅,蔡孝乾是这里的常客,天天来,顿顿牛排。

参加过长征的老党员,台湾省工委书记,掌握着岛内1300多名地下党员的名单,还有5万多名外围人员。



按理说,地下工作最基本的纪律——不记录、不留痕,蔡孝乾全忘了。

每天波丽露西餐厅吃牛排,党的经费当私账用,妻子病故后,霸占了只有14岁的小姨子马雯娟。

保密局蹲守三个月,正要撤,蔡孝乾自己送上门了。

特务给他买饺子,天天买,吃得心满意足。

一个星期后,蔡孝乾大喊:我想牛排的味道想疯了!放我出去,会有回报。



必须去波丽露西餐厅买,谷正文满足了他。

蔡孝乾吃完,带特务去一个"据点",走到黑暗厂房,他跑了。

乡下躲了两个多月。

馋瘾又犯,穿着西装革履,想去吃牛排。乡间小路上,这身打扮太显眼。

特务一眼认出,第二次被捕,蔡孝乾只用了一个礼拜,全招了。

朱枫的线索,从蔡孝乾身上的一张纸币上发现的,两个电话号码,其中一个是朱枫女儿家的。



吴石的线索,更直接。

台北新生南路,吴石家宅。军警包围。

吴石拨通参谋总长周至柔的电话,对方不接。

心里明白了。

搜查人员翻出一张特别通行证的底稿。

签发人:吴石。

持证人:朱枫。

目的地:舟山。

定海那边,朱枫已经被抓,离祖国大陆,只有一步之遥。



她在皮衣夹缝里藏了金链、金镯,分四次吞下二两多重的黄金,救回来了,押回台湾。

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中将,吴石的亲密朋友,被捕。

吴石的副官聂曦上校,掩护吴石工作的人,被捕。

1800多人被抓捕讯问。



马场町的诗

保密局监狱,刑讯室,吴石被提审一天一夜,两个特务粗暴地把他扔进牢房。

狱友刘建修后来回忆:浑身是伤,皮肤红的、紫的,腿肿得很大。躺在地板上不动,也不讲话。



过了一两个小时,慢慢坐起来,靠着墙壁。

饭送来,他指着那盆菜,很虚弱地说:吃吧,吃吧,自己却没吃。

三五天后才能坐起来,看守每天叫他出去擦药,白天晚上都躺着不动,也不看书。

又过几天,稍微好点,继续读那本《中国文学史》。

李资生在侦办文章里写:吴石在保密局监狱度过3个月零11天,因遭受酷刑,一只眼睛失去光明。

军事法庭审判,蒋鼎文、韩德勤、刘咏尧负责。

三人联名为吴石等人陈情,转报蒋介石关于被告的忏悔言词。

蒋介石震怒:为犯人说情殊为不法之至!应即将三人革除原职,后来改记过处分。



马场町刑场,台北郊外,吴石身穿整洁的国民党中将制服。

从容吟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遥遥世事更难知。
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
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
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聂曦上校,形象英武,面露微笑。台湾媒体后来写:大义凛然,死前毫无惧色。

宪兵连开七枪。

朱枫,在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

陈宝仓,国民党中将,昆山城防司令,给日军迎头痛击的人。

四个人,同一天,枪声响起,下午四点三十分。



远在南京的吴韶成,从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看到父亲遇害的消息,不敢相信。

朋友从台湾带回同样的报道,才确认。

他把报纸剪下来,小心翼翼保存在笔记本里。

这一存,就是一辈子。

吴石被副官收尸,埋在台北北郊"六张犁"乱葬岗。



病危的周总理,接见负责对台工作的罗青长。

说:我党不会忘记在台的老朋友,提到两位,一位是张学良,另一位就是吴石。

周总理采纳罗青长的建议,报请毛主席批准,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

吴石骨灰被亲属送回大陆,供奉在子女家中。

吴石夫人王碧奎骨灰回国,与吴石合葬在北京福田公墓。



罗青长、谢筱参加安葬仪式。

墓地紧邻吴石的好友何遂。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的汉白玉雕像竖立起来。



看着远方。

那只在狱中失去光明的眼睛,再也看不见新中国的样子。

另一只眼睛,在生命最后一刻,看清了自己的选择。

参考信息:
吴石将军最后的日子:对吴石的侦讯是最困难的事·中国新闻网·2018年6月11日
代号"密使一号"的潜伏者——吴石·央视新闻·2016年7月3日
吴石:被称为"密使一号",所留绝笔震撼人心!·中国军网·2024年3月14日
吴石1940年代的三次涉台活动·搜狐网·2024年10月1日
纪念在隐蔽战线上英勇战斗的先烈们·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官网·2023年6月10日
尋蹤台灣隱蔽戰線上的中共英雄·人民网党史频道·2015年5月28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