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在以色列持续的军事轰炸与特朗普政府发出的“最后通牒”双重压力下,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宣布接受一项和平计划,但这一决定背后附带了重要条件,尤其是拒绝解除武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特朗普政府此前向哈马斯发出明确警告,要求其在周日下午6点前接受美国提出的和平方案,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这一强硬立场加剧了地区的紧张气氛。
经过长时间的内部讨论,哈马斯最终表态,将释放被扣押的人质,并接受和平计划的基本框架,但强调所有细节必须通过进一步谈判来确定。
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哈马斯的“有条件投降”,因为它既未明确放弃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也未承诺解除武装。
哈马斯高级官员穆萨·阿布·马尔祖克明确表示,虽然接受特朗普提出的和平计划,但该计划不能在没有充分谈判的情况下直接实施。他特别指出,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活着的人质和尸体在当前局势下“仅是理论上的可能,实际操作中极不现实”。
哈马斯此前已表明立场,愿意在适当的战场条件下释放所有被扣押的人质(无论生死),并准备立即展开谈判。同时,哈马斯支持将加沙地带的管理权移交给巴勒斯坦技术官僚机构,但对于和平计划中涉及加沙未来和巴勒斯坦人民固有权利的其他问题,哈马斯坚持应在巴勒斯坦的全民框架内进行讨论,并承诺将为此做出负责任的贡献。
显然,哈马斯的“投降”并非无条件,它既不愿放弃对加沙地带的实际控制,也拒绝解除武装,同时还希望在未来加沙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哈马斯的这一表态让特朗普感到满意,毕竟哈马斯接受和平计划本身就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外交努力的一次胜利。
随后,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称哈马斯“已准备好实现持久和平”,并首次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对加沙地带的袭击,以便安全迅速地救出人质。
特朗普还表示:“我们已经在讨论有待解决的细节问题”,“我们非常接近”结束战争。根据协议,“每个人都将得到公平对待”,“我们必须把最终决定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特朗普还专门发布视频声明,称这是一次外交胜利,并感谢所有“帮助我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卡塔尔、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以及许多其他国家”。
然而,以色列方面对此反应不一。以色列第12频道报道称,内塔尼亚胡对特朗普的回应感到措手不及,认为哈马斯并没有完全同意和平计划,只是一种姿态展示。
但人质家属、埃及和卡塔尔等国则对此表示激动和欢迎。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茨也对此表示欢迎,强调释放人质、结束加沙战争“指日可待”。
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在最新声明中表示:“以色列准备立即实施特朗普释放所有人质计划的第一阶段。”
目前,48名人质中仅有20人活着,28人预计已经死亡。要换回这些人质和遗体,以色列需要释放至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
10月4日,以色列国防军军事电台报道称,以色列军方已接到指示,将加沙地带的活动降至“最低限度”,并仅采取“防御行动”。
目前,占领加沙城的行动已停止,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埃亚尔·扎米尔中将要求以色列国防军做好准备“实施特朗普解救人质计划的第一阶段”。
以色列正努力实施第一阶段带回人质的全部计划,但哈马斯能否遵守协议,交换所有人质和人质遗体仍是一个未知数。
哈马斯并未同意解除武装,还要求在加沙未来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显然与和平计划内容不符。
各方都在努力完成第一阶段,带回人质和人质遗体。哈马斯则试图在最后的“底牌”上继续拿捏,力求未来仍然控制加沙。
但以色列不会让哈马斯如愿以偿,哈马斯解除武装、被消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事到如今,哈马斯仍不肯放弃权力,不肯放弃控制加沙的企图,计划利用剩余的48名人质及遗体谈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只能说,哈马斯从未真正考虑过自己给加沙带来什么,给加沙普通人带来什么。一个由“伟大事业”编织的幻想即将破灭,这对加沙普通人来说或许是件好事。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如今,10月7日事件即将满2年。以色列在过去2年里在7条战线作战,打垮了所有对手。如今,中东和平似乎就要到来,哈马斯还能阻挡吗?
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阿拉伯国家以及各方都对此表示欢迎,唯有大势已去的哈马斯还试图再挣扎几下。
但哈马斯真的想多了,交出人质及人质遗体并投降,或许还能体面地离开加沙,否则就真的没机会了。
所有被包装的“伟大事业”和普通人关系其实并不大,在那些宏大叙事与和平之中,加沙普通人会有自己的选择。而哈马斯,或许真的要彻底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