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部门发布最新疫情通报,过去一周内,全省新增报告3181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这一数字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基孔肯雅热,作为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患者感染后,常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针对此次疫情,广东省卫生健康部门迅速行动,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加强蚊虫监测和消杀工作,提高公众对基孔肯雅热的认知度,以及加强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能力等。
专家提醒,公众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外出,特别是前往草丛、树林等蚊虫密集区域。同时,家庭和办公场所应做好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用品,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此外,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此次广东新增的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再次提醒我们,传染病防控工作不容忽视。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未来,广东省卫生健康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呼吁广大公众积极配合防控工作,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