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北大75%专业是‘天坑’?家长清单引热议,真相如何?

时间:2025-10-06 05:04:01 来源:妍妍教育日记 作者:妍妍教育日记

从去年高考志愿填报趋势可见,‘专业为王’的时代已然来临。今年高考志愿报考延续了这一特征——并非名校光环失效,而是专业对就业的影响愈发显著。考生与家长逐渐认清现实:无论是优先选择名校还是侧重专业,均需基于考生未来规划做出理性决策。然而,当一位中年家长抛出‘北大专业75%都是天坑’的犀利观点时,仍引发了广泛争议。



家长清单:北大‘天坑’专业全覆盖?

为证明自身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这位家长列出了一份详细清单,将北大大部分院系纳入‘天坑’范畴。清单显示,北大物理学院所有专业(包括物理学、大气与海洋科学、天文学、天体物理等)均被归为‘天坑’。紧随其后的是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全部专业。



令人意外的是,心理学这一热门专业也被列入‘不值得学习’的行列。此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同样未能幸免。考古类、外国语类、国际关系、艺术类、社会学、管理学、医学部、元培学院及新闻传播学院的专业,也被贴上了‘天坑’标签。

仅少数专业‘幸存’?划分标准引争议



按照该家长的标准,北大仅有极少数专业值得报考:数学科学学院所有专业、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信息法学、经济学、光华管理学院专业,以及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八年制专业。这份清单的划分标准极为直接——以就业难易度和薪资水平为唯一指标。在当前就业压力下,这种功利化思维并不罕见,尤其对普通家庭而言,学历若无法转化为经济回报,确实可能被视为‘无效投资’。

家长激辩:北大究竟有无‘天坑’专业?



然而,用如此简单的标准定义北大多个专业为‘天坑’,是否经得起推敲?评论区家长的观点呈现明显分歧。安徽家长认为:‘北大没有天坑专业,即使学习护理学,毕业后也可继续读硕博,或在其他高校任教’;江苏家长补充道:‘这些专业在普通院校可能是天坑,但在北大拥有顶尖资源,且多数学生会选择深造’。



但也有家长坚持学历的实用性。例如,广东家长直言:‘上大学不是为了找工作,但没工作无法立足。学而无用等于浪费,学以致用才是最高境界。’对此,北京家长反驳道:‘若以就业为唯一标准,清北将沦为职业技术学校,这还是清北吗?’

专业价值:多重因素决定发展路径



北大是否存在‘天坑’专业?答案并非绝对。专业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学科本身,还与学校资源、个人能力、深造意愿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北大这样的顶尖学府,学生往往拥有更多深造机会和资源,职业发展路径也更加多元。即使被贴上‘天坑’标签的专业,在北大的平台上也可能绽放独特光彩。



从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没有绝对的天坑或热门专业,只有是否契合当下就业需求和发展趋势的专业。而这些需求与趋势,本身也在不断变化。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