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5日,F1新加坡大奖赛正赛在滨海湾赛道激情上演,最终拉塞尔凭借杆位优势率先冲过终点线,成功夺冠。维斯塔潘紧随其后获得亚军,迈凯伦车队的诺里斯与皮亚斯特里分获第三、第四名,安东内利、勒克莱尔、汉密尔顿、阿隆索、贝尔曼和塞恩斯依次位列第五至第十名。
正赛发车阶段,轮胎选择成为关键战术。维斯塔潘、哈贾尔、阿隆索、角田裕毅、斯托尔和科拉平托六位车手选择软胎起步,试图在初期建立优势;其余车手则采用中性胎,以平衡速度与耐久性。
第一圈,诺里斯凭借出色的起步升至第三位,但在与皮亚斯特里的激烈争夺中,不慎碰到维斯塔潘的赛车,导致前翼端板受损,为后续比赛埋下隐患。
第五圈,拉塞尔的领跑优势扩大至2.7秒,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第十一圈,这一优势已超过五秒,冠军似乎触手可及。
第十四圈,博托莱托和角田选择进站,索伯车队为赛车更换了发车阶段与斯托尔碰撞受损的前翼。第十六圈,迈凯伦车队与诺里斯讨论通过undercut策略超越维斯塔潘,而红牛车队则一直在管理起步时的软胎。
第二十圈,维斯塔潘进站并换上全新的硬胎,试图通过轮胎优势缩小与拉塞尔的差距。第二十二圈,勒克莱尔进站,并在霍肯伯格身后完成关键超越,展现出法拉利车手的实力。
第二十五圈,皮亚斯特里决定继续使用中性胎,而维斯塔潘则追至汉密尔顿身后,法拉利车手也选择进站调整策略。第二十六圈,拉塞尔进站,出站后落在第四位,冠军争夺再生变数。
第二十八圈,阿隆索进站换胎,用时9.2秒,显示出老将的稳健。第四十圈,诺里斯在16号弯失误,与维斯塔潘的距离再次拉开,冠军争夺进入白热化。
第四十五圈,霍肯伯格在7号弯前车的脏气流中失控,但迅速重新回到赛道,避免了事故。第四十七圈,汉密尔顿第二次进站,并换上软胎,试图提升速度。
第五十九圈,换上软胎的塞恩斯冲击积分区最后的位置,汉密尔顿和安东内利争夺第五名,诺里斯和维斯塔潘则继续为亚军展开激烈争夺。
最终,拉塞尔凭借出色的发挥和稳定的策略,成功夺得F1新加坡大奖赛冠军,维斯塔潘获得亚军,迈凯伦车队的诺里斯和皮亚斯特里分获第三、第四名。这场比赛不仅展现了车手们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车队策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