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市早苗可能当选日本首相的消息传出,一个备受瞩目的女性政治人物逐渐走入公众视野。然而,她的当选却引发了多方复杂的期待,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各方对她可能带领日本与中国发生冲突的猜测与期待。美国人似乎盼望着高市早苗能引领日本与中国一战,因为他们不愿直接与中国对抗,而是希望日本能承担伤亡,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
与此同时,韩国人也在期待着同样的场景。虽然韩国国内政治局势稳定,李在明的支持率高达60%,无需通过军事行动提升威望,但韩国经济却渴望新的增长点。他们希望借助中日冲突,成为军事物资加工基地,重现抗美援朝时期日本作为美军加工基地的辉煌。
朝鲜方面同样对高市早苗的当选抱有期待。朝鲜军队刚在俄罗斯完成练兵,信心满满,渴望通过实战检验并提升自己的战斗力。他们认为,此时与中日发生冲突,将有助于巩固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
日本右翼势力更是对高市早苗寄予厚望。他们认为,日本早已不应再继续韬光养晦,而应在国际上展现自己的威风,实现国家的正常化。因此,他们盼望着高市早苗能带领日本与中国一战,以彰显日本的实力。
就连远在北方的俄罗斯,也对高市早苗的当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只要日本敢于与中国开战,那么等待俄罗斯的将是永久占领北方四岛的机遇,甚至还能借此机会获取更多利益。
而远在天边的蒙古,也盼着这场冲突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订单。他们认为,只要中日发生冲突,蒙古的资源就能卖出更高的价格,无论卖给谁都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众望所归之下,高市早苗似乎面临着不得不战的困境。毕竟,我们这边等着建功立业的人也一大堆,他们同样盼着高市早苗带领日本前来受死。然而,问题并不在于高市早苗是否愿意打,而在于她如果选择不打,将会让日本选民对日本政客的诺言信任程度进一步下降。
如果高市早苗本来说好了上台就打,结果上台了却不打,那么这将会让选民对她的信任大打折扣。选民们会开始质疑,她脸上长的到底是嘴还是释放温室气体的器官?如果长了一个不是嘴的器官,那么选民对她的问号就更大了。
不打这一仗,就意味着自民党的公信力要彻底塌了。这对于自民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摆在高市早苗面前的选择似乎就只剩下一个了,那就是不断强军备战,但是就是不打。因为只要她强军备战,做出来和中国一决死战的态势,她就能继续维持住民望。她可以拿着开战为理由来吊着民心,起码还能连任,保住自民党的执政地位。
但是,如果她真的选择开战,那么坚决不能打。因为和中国打真的会输,也坚决不能给出任何和中国开战的时间表。那样的话,自民党的公信力真的要扫地了。
这一仗不打,自民党可能会垮台,谁也对不起。但是要打了,自民党垮台了事小,日本垮台了事大,对不起的人更多。因此,高市早苗必须谨慎行事,不能轻易做出决定。
只有坚决的装样子,才能走出来目前各方都盼着打的困局。只有绝对的脸皮厚,才能坚决的装样子。只有彻底在乎个人的地位,放弃任何负责的想法,才能坚决的脸皮厚。
做日本首相原本最要紧的能力是左右逢源,骑墙中美。然而现在,这一能力似乎已经变成了脸皮厚,吊着选民情绪换支持。在这样的权力结构下,真有零星风吹草动,要垮台的地方可就多了。
日本跌倒,我们吃饱。这或许就是当前中日关系下的一个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