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固态电池领域迎来重大技术突破。清华大学化工系张强教授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这一突破标志着全固态电池向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方向迈出关键一步。
该技术通过“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形成稳定界面层,使8.96Ah软包电池能量密度达604Wh/kg,并顺利通过针刺和120℃热箱安全测试。相比传统聚醚电解质,新结构解决了固-固界面接触差和宽电压兼容性难题,特别适用于电动车、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高能量密度场景。
全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和本征安全潜力,被视为下一代二次锂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作为正极材料的体系,展现出突破600Wh/kg的潜力,成为行业新风口。
目前A股市场中,抢先布局富锂锰正极材料的上市公司仅有10家。以下为重点企业分析(数据截至2025年二季度):
公司亮点:三元正极材料市占率国内前二,储能多元材料批量出口国际核心供应链。
富锂锰基进展:开发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用超高镍多元材料和富锂锰基材料,实现10吨级批量供货,技术保持行业领先。
业绩表现:上半年收入44.32亿元(+25.17%),归母净利润3.11亿元(+8.47%)。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6.82亿元(+44.5%)。
机构动态:二季度315家机构持股1.83亿股,加仓1992万股。
公司亮点:韩国忠州基地是中国企业海外首个高镍正极产能项目。
富锂锰基进展:深耕富锂锰基材料多年,全固态领域吨级出货并获批量订单。高镍及超高镍材料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客户覆盖国内头部电池厂、整车厂及海外知名企业。
机构动态:二季度276家机构持股1.32亿股,加仓2489万股。
业绩预测:全年归母净利润4.63亿元(+56.43%)。
公司亮点:钴酸锂、锰酸锂出货量国内居前。
富锂锰基进展:太蓝新能源车规级全固态电池采用长循环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布局研发。
机构动态:二季度20家机构持股6819万股,加仓5686万股。QFII基金巴克莱银行新进226万股,五大牛散新进642万股。
公司亮点:锰酸锂市占率国内居前。
富锂锰基进展:与团队共同开发锰基材料,小批量供货钠离子电池企业。
机构动态:二季度34家机构持股2.89亿股,加仓1480万股。摩根士丹利新进268万股,四大牛散新进1365万股。
公司亮点:风电配套电机市占率国内第一,云母提锂龙头企业。
富锂锰基进展:年产1000吨动力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项目。
机构动态:二季度89家机构持股3.89亿股,加仓4011万股。北上资金加仓621万股,三大中证1000ETF基金加仓679万股。
公司亮点:稀有金属资源化循环产业链完整,前驱体产销全球领先。
富锂锰基进展:适配固态电池的富锂锰基正极及前驱体技术取得突破,吨级产品出货。
业绩表现:上半年收入175.61亿元(+1.28%),归母净利润7.99亿元(+13.91%)。机构预测全年净利润16.53亿元(+52%)。
机构动态:二季度391家机构持股10.8亿股,加仓2.17亿股。北上资金重仓1.25亿股,加仓2018万股。
公司亮点:产品主要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领域。
富锂锰基进展:获发明专利(CN202510025616.2),通过氟离子、镁离子掺杂提升性能,适配硫化物固态电池体系,已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供应链。
公司亮点:进入特斯拉、宁德时代产业链,布局机器人、低空经济领域。
富锂锰基进展:推出“9系单晶正极材料前驱体”等产品,实现几十吨供货。
业绩预测:全年净利润18.7亿元(+27%)。
机构动态:二季度384家机构持股6.35亿股,加仓4756万股,筹码集中度近70%。
公司亮点: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市场占比超95%。
富锂锰基进展:高镍前驱体和富锂锰基前驱体与客户验证中,推出D系列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
业绩预测:全年净利润1.29亿元(+120%)。
公司亮点:子公司天宜锂业二股东为宁德时代。
富锂锰基进展:研发材料完成试样并送多家固态电池客户评测,部分实现销售。
机构动态:二季度260家机构持股7993万股,加仓3465万股。北上资金重仓741万股,加仓153万股。
公司亮点:中国西部最大氯碱化工企业。
富锂锰基进展:参股公司宜宾锂宝生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2024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展示相关产品。
机构动态:二季度38家机构持股5.03亿股,加仓3309万股。全国社保基金118组合新进1264万股,北上资金重仓1025万股,加仓81万股。
声明:本文数据来自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