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2025年国庆假期,国内消费市场呈现出五个反常现象,折射出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深刻转变——从盲目跟风到理性选择,从注重形式到关注体验,这场消费革命正在重塑商业生态。
今年国庆最显著的变化是返程高峰提前至5号。在8天长假中,6号恰逢中秋节,但大量游客选择提前结束行程。这种反常行为背后,是前期出行拥堵带来的心理阴影。
数据显示,9月27-28日高速已现拥堵,导致游客产生"早返程早安心"的心理。景区人满为患、商场排队、游乐项目长时间等待、自驾游停车难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旅游体验的恶化。泰山景区连降大雨导致厕所拥挤、千元标间、过夜凳收费等现象,更是将旅游焦虑推向顶点。
酒店价格暴涨成为压垮游客的最后一根稻草。某连锁酒店从日常200元涨至1099元,景德镇游客因价格飙升连夜返程的案例,印证了旅游消费从"量"到"质"的转变。5号返程潮实质是消费者用脚投票,选择在家休整以恢复身心。
南京、武汉等地街头出现的"帐篷城"现象,成为今年国庆最独特的消费景观。马路边绵延数公里的帐篷群,折射出消费者对酒店坐地起价的集体反抗。某汉庭酒店国庆期间价格暴涨十倍登上热搜,全季、桔子等连锁酒店价格翻倍,暴露出住宿业的价格失序。
这种消费行为转变具有双重意义:既是经济理性选择,也是价值观表达。当酒店将节假日作为涨价借口时,消费者用帐篷露营宣告:不再为不合理溢价买单。这种非暴力抵抗方式,预示着住宿业需要重构定价逻辑。
国庆期间扎堆的婚礼呈现明显去仪式化特征。石家庄新人在海底捞举办50桌婚宴,3万元预算包含变脸表演;山东济宁新人用三轮车完成接亲,500米路程铺满鲜花。这些案例打破"婚车车队+豪华酒店"的传统模式,彰显新一代的务实态度。
网友对"三轮车婚礼"的祝福,反映出社会对简约婚礼的认可。当婚礼回归情感本质,去除攀比杂质,既减轻新人经济负担,也契合当代年轻人"为自己而活"的价值观。这种转变正在推动婚庆行业从形式创新转向体验升级。
中秋礼品市场呈现显著分化:高档白酒降价、月饼包装简化、秋蟹有价无市。流心月饼、冰皮月饼等过度包装产品遇冷,消费者更关注口感与性价比。某品牌白酒从日常价暴跌,印证"去包装化"消费趋势。
这种转变暴露出传统礼品经济的脆弱性。当消费者识破"包装溢价"套路,厂商依赖节日涨价的商业模式将难以为继。实用主义消费观的崛起,要求企业重新思考产品价值构成。
泰山陪爬服务的火爆,揭示出消费升级的新维度。98年警校女生月入2万、大学生陪爬订单排至11月的案例,展现"情绪消费"的巨大潜力。350元日间陪爬、450元夜间服务包含背包、拍照、喂食等12项标准服务,甚至衍生出"腹肌触摸"等争议项目。
这种服务本质是时间与情绪的交易。当Z世代愿意为陪伴、鼓励等情感价值付费,标志着消费从物质满足向精神满足的跃迁。陪爬经济的兴起,预示着服务业需要开发更多情感连接类产品。
五大反常现象共同指向一个趋势:消费者正在建立新的价值坐标系。他们不再为面子消费买单,拒绝被传统观念束缚,更愿意为自我满足投资。这种转变对商家提出双重挑战:既要摒弃节日涨价的短视行为,也要创新服务模式满足情感需求。
当消费者打开思路创造新玩法,旧商业模式必然被淘汰。帐篷露营取代星级酒店、陪爬服务颠覆传统旅游,这些创新都在警示:唯有真正理解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企业,才能在新消费时代生存。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