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国庆西贝餐饮再陷争议:降价促销难掩诚意缺失

时间:2025-10-09 08:44:42 来源:热点菌本君 作者:热点菌本君

国庆假期刚落幕,社交平台上最热议的并非旅行见闻,而是「西贝餐饮强势回归」的讨论。北京、深圳、苏州等地的门店,晚间七点后等位时间普遍超过半小时,部分网友戏称:「这哪是倒闭预警,分明是逆袭翻盘的节奏!」



然而,这波客流激增的背后,真相却令人唏嘘。消费者涌入门店的核心原因并非「菜品升级」,而是被「低价策略」所吸引。从葱香烤鱼降价10元、番茄莜面鱼鱼直降6元,到每桌赠送100元代金券的「薅羊毛」式营销,西贝通过精准的资本操作,将一场信任危机包装成「限时狂欢」。

黄牛党嗅到商机,转手倒卖代金券的生意甚至比演唱会门票更火爆。但当消费者真正落座后,问题接踵而至:椒麻鸡端上桌,外圈零星摆着几块鸡肉,中间堆满鸡骨头,仿佛「考古现场」;炒蘑菇更是「极简主义」,两片菌菇配葱花,空荡荡的餐盘显得格外凄凉。面对质疑,经理虽大方免单,却难掩「用施舍代替尊重」的尴尬。



更讽刺的是,免单后还需消费者主动索要代金券,否则店员便「默契」地忽略。这种「等你开口才施舍」的套路,彻底暴露了其「回馈老客户」的虚伪性。

成本压缩的真相在菜品中显露无遗:冷冻「西装鸡」冒充现宰活鸡,6元/斤的廉价肉制成63元/份的椒麻鸡,预制菜加热后贴上「现场制作」标签。上海门店宣称肉夹馍现烤,广州员工面对预制菜质疑时眼神躲闪,而所谓「限量烤鸭」每日仅售六只的噱头,更像是为短视频拍摄设计的「行为艺术」。



尽管这波操作短期内拉动了客流与销售额,但本质问题仍未解决。消费者或许会因低价光顾一次,但味蕾与信任的记忆却难以磨灭。当海底捞公开中央厨房、喜茶展示供应链时,西贝却陷入「非转基因油」宣传与冷冻鸡使用的矛盾,发券拉客与缩水菜量的双重套路,最终只会消耗品牌长期积累的口碑。

那个试图用「七岁孩子哭诉」视频打温情牌的营销,反而因菜品寒酸被网友群嘲。正如贾国龙曾宣称「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如今消费者连看菜单的勇气都已丧失——谁敢保证「降价」背后不是新一轮的「精致算计」?



消费者或许会暂时被低价吸引,但味蕾的诚实终将揭露真相。当竞争对手以品质与诚意赢得长期回头客时,西贝的「化妆式促销」终将沦为餐饮行业的反面教材。就像那个负债累累却强装慷慨的老友,一顿饭、两张券的「改过自新」,掩盖不了骨子里的精明算计。这样的「朋友」,吃完这顿,谁还想再约?



餐饮行业的竞争,本质是诚意与品质的较量。西贝若继续沉迷于「降价-缩水-发券」的循环,终将在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浪潮中,失去最后的立足之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