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名记炮轰孙继海青训霸王条款:1年训练索赔266万引争议

时间:2025-10-11 01:21:38 来源:零度眼看球 作者:零度眼看球

这两天,孙继海创办的嗨球少年青训机构与学员张卓毅之间的合同纠纷,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这起看似普通的青训纠纷,实则折射出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引发了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



表面上看,这是一起学员与青训机构之间的合同争议,但《体坛周报》资深记者王勤伯在社交平台上的激烈批评,却将事件推向了新的高度。他直言嗨球少年索要266万元违约金的行为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更直指中国足协在青少年培训协议规则制定上的严重问题。这并非王勤伯首次对此事发声,此前他已多次表达类似质疑。

时间回溯到今年5月,张卓毅的母亲在社交平台发文,详细描述了孩子与嗨球少年的纠纷经过。据她透露,张卓毅在嗨球少年接受了一年的专业训练后,因个人发展原因希望转学,却遭到机构要求支付18万元违约金的阻挠。尽管双方多次协商,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无奈之下,张卓毅的父母选择向中国足协提起仲裁,期望通过官方渠道解决争议。



然而,事件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8月底,嗨球少年突然将张卓毅一家告上法庭,索赔金额从最初的18万元飙升至266万元,理由是学员方违约。这一巨额索赔瞬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与此同时,中国足协作出的终止仲裁决定,更让事件陷入了僵局。对于嗨球少年的高额索赔,外界观点不一。支持者认为,青训机构投入了大量资源培养学员,学员中途离开确实造成损失,机构有权维护自身权益;反对者则认为,266万元的索赔金额远超合理范围,显得不近人情。



作为明确反对嗨球少年行为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勤伯在社交平台上连续发声。他指出,嗨球少年与张卓毅签订的合同本身存在严重问题,同时批评中国足协在这件事上的不作为。他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足协的操作举世罕见,主动制定规则配合青训机构签幼童包身契,将培训协议签订年龄从国际通行的12岁下调到8岁,一签签到18岁,谁签了就像进了缅北园区。这样的管理水平,我看不到中国足球任何希望。”

王勤伯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国际上通行的12岁签订培训协议年龄,是经过长期实践验证的合理规定,充分考虑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权益保障。而中国足协将年龄下调至8岁,且合同期限长达10年,无疑极大地限制了青少年球员的发展空间,也让他们在面对青训机构时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



对于张卓毅的遭遇,王勤伯深感遗憾。他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感慨:“中国足球少年的家长太苦了。就这练了一年被索赔266万,全世界仅仅中国一家。我再说一遍,中国足球不缺少热心人,也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缺少的是一个负责任的足协。”确实,在中国足球青训领域,类似张卓毅的情况可能并非个例。许多家长怀着让孩子追逐足球梦想的初心,将孩子送入青训机构,却没想到可能会陷入这样的纠纷之中。高额的索赔、复杂的维权流程,让不少家长身心俱疲,也让更多有足球天赋的孩子和家长对青训望而却步,这无疑会给中国足球未来的人才储备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王勤伯还对网络上大量支持孙继海的言论表示不解。他说:“比较令人悲哀的是,仍然是大批网民指责球员家长想白嫖,猜测有别的俱乐部想‘摘桃子’。和很多的此类案例一样,网民把自己的猜测当作事实,对当事人大加指责。”在信息时代,谣言和不实猜测的传播速度极快,这些没有事实依据的指责,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心理伤害,还会干扰公众对事件真相的判断,不利于事件的公正解决。



此外,王勤伯还多次强调,中国青少年的踢球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他在社交平台上愤怒地说道:“而对于一个12岁小孩,中国足协竟然没有想到,首先需要确保小孩能够正常训练和踢球,这是他的权利!张卓毅在争议未解决之前,无法在校园之外任何地方踢球!我在这里说一句狠话: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这个话题成为主题之前,中国足球永远歇菜。”12岁的孩子,本应在绿茵场上尽情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追逐自己的足球梦想,可张卓毅却因为这起纠纷,连正常训练和踢球的权利都被剥夺了。我们是该指责他的父母目光短浅?还是该指责嗨球少年的霸王条款呢?大家对于王勤伯这个观点有何看法呢?他的主张是否对嗨球少年公平呢?欢迎评论区展开讨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