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新任中国女首富范红卫:大专学历缔造8117亿民企传奇

时间:2025-10-11 03:16:18 来源:小莜读史 作者:小莜读史



当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揭晓时,一个来自苏州的名字引发商界震动——57岁的范红卫以恒力集团8117亿年营收超越华为,将这家传统制造业企业推上民企第三宝座,个人更以1041亿身家登顶中国女首富。这位大专会计专业出身的女企业家,用三十年时间书写了从乡镇纺织厂到全球化工巨头的商业传奇。

逆袭之路:三次关键抉择铸就商业帝国

1994年的苏州吴江,27岁的范红卫与丈夫陈建华做出惊人之举:倾尽家产369万元收购濒临破产的吴江化纤织造厂。面对设备陈旧、欠薪数月的烂摊子,这位会计出身的企业家展现非凡魄力——先补发工人欠薪,再推行计件工资制,仅用一年时间就让工厂起死回生,盈利突破千万。



真正奠定行业地位的是三次堪称赌局的逆势操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当同行抛售设备时,范红卫抵押全部资产收购德国巴马格纺织机,危机过后凭借十倍产能垄断市场;2002年投入22亿自建PTA工厂,打破日本原料垄断使成本直降40%;2010年中标大连2000万吨炼化项目,构建起"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完整产业链。

管理哲学:三条铁律构筑企业护城河

在商场上杀伐果断的范红卫,管理企业却坚守三条"土规矩":不赊账、不抵押、不欠薪。九十年代企业三角债横行时,她坚持现款现货原则,虽得罪不少客户却避开坏账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拒绝高杠杆运作,用利润滚动发展;最令人称道的是1997年宁借高利贷也不拖欠工资,她说:"人心是最大的资产,机器可买人心难聚。"



这些看似保守的财务策略,实则构建起恒力最坚固的护城河。当同行在危机中资金链断裂时,恒力却能稳如泰山,甚至逆势收购优质资产。目前集团拥有17万员工,年纳税超200亿元,成为地方经济重要支柱。

产业升级:从传统制造到新能源先锋

如今的恒力已突破纺织边界,形成炼化、化工、新材料三大板块。在大连长兴岛,沙特原油经炼化生成PX、PTA等原料,直接输送至全国工厂生产化纤产品,全产业链闭环使成本控制达到极致。更令人瞩目的是新能源领域的突破:南通基地生产的0.01毫米锂电池隔膜,价格仅为进口产品三分之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均成其客户。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恒力加速布局清洁能源:宿迁可降解塑料项目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内蒙古、新疆150亿光伏制氢项目计划2025年使清洁能源占比超40%。这种持续的技术突破,让传统制造业焕发新生。

实业精神:三十年坚守铸就行业壁垒

从乡镇会计到商界巨擘,范红卫的成功密码在于对实业的执着。她每年个人消费不足十万,却舍得在研发上投入数十亿;面对互联网风口始终不为所动,专注深耕制造业。这种"笨功夫"战略,使恒力在PTA、工程塑料等20个产品产能位居全球第一,专利数量超3000项。



正如范红卫所言:"在一个行业扎得足够深,把成本和技术做到极致,就能建立别人无法逾越的壁垒。"这位没有显赫背景的女企业家,用三十年时间证明:实体经济永远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而专注与创新,则是穿越经济周期的永恒法则。

当舆论热衷追逐短期财富神话时,范红卫的故事给出了另一种成功范式——没有花哨的商业模式,只有对产业本质的深刻理解;没有一夜暴富的奇迹,只有日积月累的技术突破。这种实业精神,或许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最需要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