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中国体育报:科学务实推进足球青训,夯实发展根基

时间:2025-09-18 15:44:15 来源:直播吧 作者:直播吧


9月17日,据直播吧消息,《中国体育报》今日发布专题文章,深入剖析我国足球青训现状,指出青训工作需以科学态度和务实精神推进,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为足球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青训瓶颈待破,科学推进成关键

文章指出,足球青训长期制约我国足球发展,同时与青少年健康成长、足球育人功能密切相关。要夯实足球发展根基,必须科学把握青少年人才培养本质,尊重成长规律,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以务实态度推进青训。

政府市场结合,公益属性受重视

与成年职业体育不同,青少年体育工作本质上是育人事业。文章强调,在深化改革中,既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也要重视青训的公益属性。从世界足球强国实践看,支持青训工作早已成为普遍做法。

去年,国家体育总局等12部门印发《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大区、省(区、市)、市、区(县)”五级青训中心,计划到2025年建立20个省级男女足青训中心,并逐步在各市、县布局,到2030年实现省级青训中心全覆盖。

8月19日,足球青训中心体系建设推进会在武汉召开,要求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足球工作会议部署,聚焦青训中心体系建设,确保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行、高质量培养人才。

体教融合深化,成长路径更清晰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青少年成长路径更趋普遍地以普通高中和大学校园为重心。文章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体教共育,既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的需要,也是发挥足球育人功能的需要。

近年来,多地已探索出有效经验。如上海市普陀区建成小初高有序衔接的“一条龙”培养体系,2024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区后,进一步在资源上倾斜,设立专项资金,配备专业医生、心理教师,外聘优秀教练员,并建立人才退出补充机制。

成都则通过“631”足球贯通培养体系,拓宽球员成才通道,在9所普通高中设立男女足球项目班招生计划,同时在6所小学、3所中学、1所高中开展贯通式培养试点,还积极探索“3+4”培养模式,与高校构建“中职+本科”的贯通培养路径。

训练素养并重,技术调研体系建立

文章强调,青训工作需坚持足球训练水平与综合素养提升“两手抓”。中国足协正推动建立青少年赛事技术调研体系,参考国际“TSG”机制,通过系统观察、标准分析,把比赛变成技术资产,从“打比赛”走向“用比赛”。

赛事技术报告将体现年龄段整体技战术风格、技术动作完成质量和完成率、与日韩欧洲关键指标异同等。2025年中青赛U15、U17两个组别已先行,2026年准备逐步覆盖到U16,形成稳定跟踪机制。

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既要注重科学训练水平提升,也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如河南省济源市太行路学校队在比赛中,通过足球确立了良好的技术习惯、行为习惯、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竞赛体系完善,人才成长舞台广阔

近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中国足协共同努力下,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改革工作持续推进。从创办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到联合教育部发布全国青少年足球竞赛日历,再到优化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竞赛体系,龙头赛事引领作用和主干赛事支撑作用得到更好彰显。

今年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足球比赛与十五运会U18年龄组合并举办,以后将以每年一届频次举办,引导各地有针对性地储备U15-U18青训队伍,滚动培养,有效夯实后备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