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二手房市场持续承压,销售表现明显弱于新房市场,尤其是在房价走势上,二手房与新房的差距愈发显著。这一现象在最新的《2025年8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数据显示,尽管新房与二手房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均在减少,但二手房市场的颓势更为明显。在70个大中城市中,8月份新房房价环比上涨或持平的城市有13个,而二手房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仅有1个。更令人担忧的是,二手房房价同比已经连续数月无一城市上涨,市场活跃度低迷。
二手房市场之所以与新房市场走出如此大的分化行情,背后原因复杂,但最核心的因素莫过于建筑新规后,新房的“得房率”大幅提升。新规下的新房,使用率达到100%已非新鲜事,部分项目甚至超过100%,即实际使用面积大于不动产权证上登记的建筑面积,这种现象在业内被称为“偷面积”。
如此高的得房率,对二手房市场构成了降维打击。试想,在同一片区,新房与二手房建筑面积相同,但新房却能多出一个房间,且价格相当,消费者会如何选择?答案显而易见,新房几乎成了闭眼入的选项。这种不公平性让二手房业主倍感压力,市场活跃度自然难以提升。
然而,这一现象可能即将得到改变。随着市场问题的日益凸显,多地政府开始出手严控“偷面积”行为。成都从10月10日起执行的新规明确要求,住宅的阳台、飘窗、入户花园等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该项目住宅计容建筑面积的30%。节前,上海也出台了新规,明确阳台水平投影总面积不大于该户型建筑面积的10%,且不大于16平方米(含16平方米);户型建筑面积小于80平方米的,可以设置总面积不大于8平方米的阳台;每个阳台的设计进深不超过1.8米(含1.8米)。
除了成都和上海,此前广州、北京、武汉等城市也已出台相关措施限制“偷面积”行为。这些新规的出台,无疑为二手房市场带来了转机。
与其说新房“得房率”高是对二手房的降维打击,不如说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既然问题已经显现,那么逐步纠正就势在必行。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需要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的共同支撑,而二手房市场的占比更大。如果任由这种不公平现象继续发展下去,显然不利于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现在,随着多地城市开始限制“偷面积”的现象,二手房市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未来,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二手房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