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位于淄博市桓台县索镇街道的淄博0533足球公园内,两块11人制标准天然草皮足球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站在已经平整完毕的场地上,淄博0533足球公园发起人、淄博齐稷联合锐思达足球俱乐部主教练侯志强充满期待地介绍:“再过两天就可以开始种植草坪了,很快这片场地就能承办正式比赛。那边还规划了更衣室、淋浴室和球员公寓等配套设施,这里正在发展成为集专业训练、赛事承办、科技竞训与体育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足球运动基地。”
双向奔赴,唤醒沉睡资源
曾经,这里是另一番景象。
这片占地86亩的土地,原属于桓台县春源热力有限公司的闲置厂房。截至2025年3月,驾车经过桓台大道,人们看到的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芜景象。该厂房停产闲置长达十几年,每年还需投入一笔不小的维护费用。由于长期闲置,厂区存在墙体渗漏、安全隐患等问题,资产利用率不足10%,属于典型的“低效存量资产”。
在桓台县委常委、索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帝看来,这片土地蕴藏着宝贵的发展潜力,只待一个合适的契机将其唤醒。
与此同时,侯志强也在为实现自己的足球梦想寻找合适的场地。“我一直希望打造一个专业的足球基地。无论是精英青训还是大众足球,都需要专业的场地支持。目前我们的足球场大多集中在中小学和体育部门,很难向社会开放使用。于是我们开始构思一个足球公园,后来机缘巧合下与桓台县索镇街道办形成接洽,最终决定将项目落地于此。”
这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双向奔赴,最终催生了淄博0533足球公园。
2025年3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2块11人制FIFA认证人工草皮足球场、2块7人制人工草皮足球场以及建筑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3层综合服务楼的建设,2块11人制标准天然草皮足球场也在积极推进中。
足球公园点燃体育热情
淄博0533足球公园建成后,展现出了淄博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
侯志强清晰记得:“我们承办的首场比赛是在5月27日,当时11人制FIFA认证人工草皮足球场刚刚建成,球门甚至是前一天晚上才安装完成的。”紧接着的端午节期间,公园迎来了第二场比赛。“那次赛事吸引了50多支球队,运动员超过千人,加上家长观众总数突破3000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后,吴钩赛事淄博站、过人王淄博站、“科明·0533杯”全国青少年邀请赛、淄博青少年足球周末挑战赛、“商会杯”淄博业余足球邀请赛、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联赛山东赛区U9/U13级别赛事、淄博市城市联赛等多项赛事接连在这里举办。
仿佛被按下了启动键,这片沉睡已久的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数据显示:自6月试运行以来,淄博0533足球公园已成功举办专业足球赛事8项,累计比赛850场次,吸引参赛队伍350余支、观众2.5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关联产业增收500余万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除了专业赛事,这里也同样满足了业余足球爱好者周末踢球、休闲娱乐的需求。
桓台本地足球爱好者宋坤表示:“这里设施一流、交通便利、价格合理,已经成为我和朋友们周末比赛健身的首选场地。”
侯志强补充说:“本周六日晚上的比赛场地早已被预订一空,桓台及周边区县的足球爱好者预约非常踊跃,周末场地供不应求。”
体育激情撬动文旅发展
近日,齐鲁足球超级联赛在淄博开幕的热烈氛围尚未散去,淄博0533足球公园持续火爆的场面,让人看到了体育赛事带来的流量效应。
侯志强以“0533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为例说明:“一支参赛队伍中,一个孩子可能会带来两三位家长。这些家长在陪伴孩子参赛的同时,也会在淄博旅游消费,当地的住宿、餐饮等行业都将受益。特别是淄博拥有丰富的美食资源,如果他们在这里停留一周时间,完全可以安排一次深度的淄博之旅,这对文旅产业的带动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在他的规划中,淄博0533足球公园的未来发展将致力于实现“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美食”的多元融合。
齐鲁足球超级联赛吸引近三万人次现场观赛,加上近期“苏超”火爆出圈,既反映出群众对多元化、群众性体育赛事的高度热情和巨大需求,也展现出我国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作为国有企业闲置资产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成功范例,淄博0533足球公园的良好开局,不仅显著提升了国有资产利用效率,更为赛事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参考。
桓台县正以积极的姿态,持续打造这波“流量密码”。
王帝表示:“目前,足球公园的二期、三期工程正在规划设计中。我们计划将原厂房区域打造成为集多种体育项目于一体的综合体育运动中心,提供更多样的运动场景,丰富体育业态,彻底激发老厂区的全新活力。”
下一步,桓台县将以此为契机,探索更多有效路径,通过体旅融合、文体融合等方式,进一步盘活老旧闲置资源,全面提升城市的活力、品质和内涵。
这不仅回应了群众对健康生活的迫切需求,也将为体育产业与文旅经济的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任灵芝 通讯员 鲁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