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广东东莞一家拥有36年历史的老牌工厂正式宣布结业。据厂方发布的《结业通知》显示,由于全球市场环境变化及订单量持续锐减,企业已无法维持正常运营,最终决定于本月停止生产。
订单断崖式下跌成主因
该工厂负责人向媒体透露,自2022年以来,海外订单量同比下滑超过60%,国内市场订单也呈现萎缩态势。尽管尝试过产品升级、拓展新渠道等自救措施,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激增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仍难以维持基本运转。
员工补偿方案引关注
根据结业方案,工厂将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全体在职员工支付2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涉及员工约300人,其中工龄最长的员工已在厂工作超过20年。多位受访员工表示,虽然理解企业困境,但突然失业仍对家庭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行业寒冬下的生存困境
东莞作为全球知名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频繁出现工厂结业现象。据东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8.3%。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正面临产业转移、成本上升、需求萎缩的三重压力。
这家经营36年的老厂关闭,不仅意味着数百个工作岗位的消失,更折射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阵痛。在智能化、自动化浪潮下,如何帮助传统制造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网友热议:老牌企业的时代落幕
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感慨:"36年老厂说没就没了,这是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传统制造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