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湖的归属终于有了结果,历经8年艰难谈判,我国拿回多少面积。
地图那条线,谁画的怎么画的,后来人也没几个人能说清楚,老一辈讲起来也是一摊手,这贝尔湖,八年扯来扯去争的也没多大一块,四十平方公里,数字一出来,6.6%,一看好像没啥,可这点地方,多少人、多少年,都盯着,里头的弯弯绕绕说不尽。
贝尔湖说起来不是啥新鲜的湖,元朝那会儿,草原的人已经管它叫捕鱼儿海,明,清的时候,哪一伙拳头硬,地方就是谁的,没人立啥界碑,反正也是谁来了算谁的,清快撑不住的时候,外面看热闹的都凑过来,小日本,沙俄,谁都说看看能不能捞点,蒙古一划区,湖跟着一起进去了。
新中国成立,账得掰开了看,蒙古那边有苏联撑腰,边防线直接贴着湖边划,我们这头的牧民,昨天睡觉还是自己家的湖,第二天就听说明儿起不是自己家的水了。
那八年,哪是喝茶谈笑的事,材料搬上来堆得跟小山一样高,你拿明朝旧纸,他们甩边防记录,苏联站队蒙古,话说得直,咱们要是强来,他们非得管,后来他们家自己也一堆事,才松了点。
中国代表,坐那儿,没大声吵架,也没翻脸,就是把账一本本掰开讲,渔业合作提出来,老地图摊桌子上,水怎么分着用也一起商量,主动权慢慢捞回来,没网络,没人带节奏,纯靠一遍遍翻档案,口干舌燥也得讲,纸都快翻烂了。
最后争下来的四十平方公里,外面人看,才6.6%,说吃亏,那是外行,湖里鱼最多的地儿,一年能捞出两千吨,当地人,家里锅里都靠这个,底下油气矿藏也有,别的地给你再多,没这资源,也不顶什么用。
更关键,四十平方公里,主权这俩字就算落地了,地图上那根线有了实在的界桩,咱们自己的巡逻队能过来,企业能开发,纸上东西到底成了脚下能踩的地。
2004年,中蒙一起做生态调查,起初互相提防,后来一想,环境要是坏了,谁也别想好,湖水要脏了,两边都得喝脏水,干脆一块干,建生态站,查偷鱼的,牧民们自己捡垃圾,牛羊还在湖边晃,界桩还立着,心思却变了,开始想着怎么一起守着。
现在有人说,才四十平方公里,这话说得容易,哪有菜市场买菜讲价,边界问题不是尺子量长短的事,表面6.6%,其实争的是主权,是那根界桩到底能不能钉实了。
后面跟俄罗斯划线,和印度谈,哈萨克斯坦、缅甸这些,经验全是贝尔湖这回攒下来的,整个流程怎么搞,底线怎么卡,话咋说,都是一次实战。
真的赢,不是地图上多点蓝色,是心气还在,今天人去贝尔湖旅游,牧民发个朋友圈,全是蓝天白云,水清草美,底下评论一片好看,没人再提那八年怎么过来的,这线,这地,背后多少事,老一辈人心里明白。
主权这玩意,不是喊口号喊来的,谈判桌上,一寸寸地磨出来,边防线上,一步步守出来,哪怕就四十平方公里,也不是白拿的,别人看数字,自己明白,这就是关键时刻,腰板能挺直,东西没丢,气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