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男子闲鱼卖金手镯,5万到账资金竟被司法划扣?警方揭秘电诈资金链

时间:2025-10-15 11:04:17 来源:暂无来源 作者:暂无作者

男子闲鱼卖金手镯,5万到账资金竟被司法划扣?警方揭秘电诈资金链

近日,四川宜宾发生一起离奇案件:一名男子通过闲鱼平台联系买家当面交易金手镯,收到5万元转账后,资金竟被司法机关划扣。经警方调查,这笔看似正常的交易背后,隐藏着一条电信诈骗资金转移链条。

金手镯交易现场
图:涉案金手镯交易现场(示意图)

案件回顾:当面交易为何牵出电诈案?

据宜宾警方通报,2023年X月X日,市民张先生(化名)在闲鱼平台发布一条出售金手镯的信息。很快,一名自称“李某”的买家通过平台私信联系,双方约定在宜宾某商场当面交易。交易过程中,“李某”通过手机银行向张先生转账5万元,张先生确认到账后将金手镯交付对方。

然而,交易完成仅数小时后,张先生就收到银行通知:其账户中的5万元被某地司法机关冻结划扣。感到困惑的张先生立即报警,警方介入后发现,这笔资金竟来自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警方揭秘:到账资金为何被划扣?

宜宾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介绍,经调查,“李某”的真实身份是电信诈骗团伙的“取款手”。该团伙通过诈骗手段获取受害人资金后,利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物色卖家,以高价购买贵重物品为幌子,将诈骗所得资金转入卖家账户,再通过当面交易完成赃款“洗白”。

“诈骗团伙选择当面交易,就是为了规避银行风控系统。”民警解释道,“他们利用卖家急于成交的心理,在短时间内完成资金转移。而卖家收到的是赃款,一旦被警方追踪到资金流向,就会面临账户被冻结、资金被划扣的风险。”

法律提醒:二手交易需警惕“异常买家”

针对此案,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进行二手交易时,务必提高警惕,对以下异常情况保持谨慎:

  • 买家主动提出当面交易,且不议价、不挑剔商品瑕疵
  • 转账金额与商品价值明显不符(如高价购买普通物品)
  • 要求卖家提供银行卡号后立即转账,且催促尽快完成交易
  • 买家身份信息模糊,拒绝提供真实姓名或联系方式

警方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平台回应:闲鱼加强交易安全审核

事件发生后,闲鱼平台发布安全提示,称已升级资金风险防控系统,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平台建议用户优先使用担保交易功能,避免直接通过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完成大额交易。

“我们一直在与警方合作打击电诈犯罪。”闲鱼安全部门负责人表示,“用户如遇可疑交易,可立即通过平台举报通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专家建议:如何保障二手交易安全?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防范二手交易电诈风险,需做到“三查三不”:

  1. 查买家信用:通过平台查看买家历史交易记录和评价
  2. 查资金来源:拒绝接收与商品价值明显不符的转账
  3. 查交易流程:优先使用平台担保交易,避免线下直接交易
  4. 不轻信高价:对远高于市场价的报价保持警惕
  5. 不透露隐私:拒绝向买家提供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6. 不急于成交:发现可疑情况立即终止交易并报警

目前,宜宾警方已抓获涉案嫌疑人3名,追回部分赃款。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