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宜宾发生一起离奇案件:一名男子通过闲鱼平台联系买家当面交易金手镯,收到5万元转账后,资金竟被司法机关划扣。经警方调查,这笔看似正常的交易背后,隐藏着一条电信诈骗资金转移链条。
据宜宾警方通报,2023年X月X日,市民张先生(化名)在闲鱼平台发布一条出售金手镯的信息。很快,一名自称“李某”的买家通过平台私信联系,双方约定在宜宾某商场当面交易。交易过程中,“李某”通过手机银行向张先生转账5万元,张先生确认到账后将金手镯交付对方。
然而,交易完成仅数小时后,张先生就收到银行通知:其账户中的5万元被某地司法机关冻结划扣。感到困惑的张先生立即报警,警方介入后发现,这笔资金竟来自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宜宾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介绍,经调查,“李某”的真实身份是电信诈骗团伙的“取款手”。该团伙通过诈骗手段获取受害人资金后,利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物色卖家,以高价购买贵重物品为幌子,将诈骗所得资金转入卖家账户,再通过当面交易完成赃款“洗白”。
“诈骗团伙选择当面交易,就是为了规避银行风控系统。”民警解释道,“他们利用卖家急于成交的心理,在短时间内完成资金转移。而卖家收到的是赃款,一旦被警方追踪到资金流向,就会面临账户被冻结、资金被划扣的风险。”
针对此案,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进行二手交易时,务必提高警惕,对以下异常情况保持谨慎:
警方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事件发生后,闲鱼平台发布安全提示,称已升级资金风险防控系统,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平台建议用户优先使用担保交易功能,避免直接通过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完成大额交易。
“我们一直在与警方合作打击电诈犯罪。”闲鱼安全部门负责人表示,“用户如遇可疑交易,可立即通过平台举报通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助处理。”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防范二手交易电诈风险,需做到“三查三不”:
目前,宜宾警方已抓获涉案嫌疑人3名,追回部分赃款。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