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新的稀土原料和技术出口管制措施通知,美国政府迅速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这一举动标志着新一轮贸易战的意外爆发,但西方专家普遍认为,这不过是美国政府的虚张声势。

专家指出,稀土管制仅是中国制造业优势的初步体现,真正的'杀招'还在后面。到2030年,中国将彻底封锁美国乃至整个西方再工业化的道路。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中国制造业数十年来积累的强大实力。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工业制造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令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传统制造业强国望尘莫及。联合国《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2024》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占据全球制造业总份额的30%,远超欧盟的15%和美国的16%。

更令西方焦虑的是,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时,中国制造业占比将接近45%,全球近一半的工业产能将集中在中国。这种规模和体系优势在世界历史上极为罕见。
欧美风投机构的考察报告印证了这一趋势。高盛和巴克莱前投资银行家拉法利坦言,中国在电池和能源相关领域已形成巨大领先优势,令欧洲和北美竞争对手难以生存。

德国行星A风投公司决定不再投资涉及电池制造和回收、电解槽、太阳能和风能硬件等领域的西方新创企业。柏林风投企业Extantia Capital也表示要停止投资西方的电池厂商。这些'不可投资清单'恰恰证明了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与成本壁垒。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尤为突出。以光伏产业为例,中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产量、装机量连续10余年稳居世界第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212.21吉瓦,同比增长107%;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达570-630吉瓦,中国占比超45%。

技术迭代速度更是领跑全球,N型电池已成为市场主流,TOPCon技术产能占比超75%,HJT、BC等前沿技术加速商业化。电动汽车领域同样是中国制造业的天下。2024年10月,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达到76%,主导了这一市场。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电动汽车因性能出色、经济实惠,市场销量持续增长。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出海之旅也在改写全球汽车市场版图,在拉美和非洲市场,中国品牌正在改变当地市场格局。
与此同时,中国清洁能源发展加速。2024年7月,中国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06亿千瓦,提前实现了原先预计2030年才能达成的目标。芬兰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2024年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量相当于英国去年同期所有能源发电总量。

这次中国商务部的稀土管制措施并非简单的原料限制,而是精准打击西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根据最新公告,对原产于中国、在境外制造的相关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靶材,价值比例达到0.1%及以上的,必须获得中国商务部颁发的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件。
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国外生产的产品,只要含有少量中国稀土成分,就受到管制。这种精准施策直接击中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软肋,因为从芯片制造到新能源设备,都离不开稀土材料。
美国试图通过加税100%来反制,但这不过是自欺欺人。俄乌战争让西方国家彻底意识到,过去盲目追随美国'去工业化'政策带来的巨大困境。能源危机导致欧洲工业成本飙升,很多传统制造业企业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

而中国制造业却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和稳定的供应链,趁机扩大了市场份额。德国汽车巨头大众、宝马等纷纷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将更多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这种供应链依赖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坦言,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优势,正让'许多国家'考虑与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他形容美国在科技转型上的退缩是一场'悲剧'。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不仅仅在于规模和成本,更在于持续的技术创新。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连娜·克拉尼娜认为,中国在绿色技术和环保设备生产领域的专利数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英国《金融时报》也报道称,中国的脱碳努力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主任李硕评价道:'中国在低碳经济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一个有关'实体经济'的故事。'
西方想要实现再工业化,面临的不仅是技术和资金的问题,更是时间和体系的问题。中国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从原材料到零部件的完整产业链,这种体系优势不是短期内可以复制的。
联合国预测的2030年中国制造业占比接近45%,很可能还是保守估计。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主导地位只会越来越稳固。
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技术封锁等手段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但事实证明这些手段不仅无效,反而会加速中国产业链的自主化和创新。稀土管制只是一个开始,随着中国制造业在更多领域形成优势,西方再工业化的大门只会越关越紧。

到2030年,当全球一半的工业产能都集中在中国时,西方才会真正明白,他们失去的不仅是市场份额,更是整个工业时代的未来。中国从来没有刻意要'焊死'谁的大门,只是在全球化浪潮中抓住了发展机遇。
这场制造业的竞争,本质上是发展模式和产业政策的竞争,而中国显然已经走在了前面。
参考资料:
外媒:欧美风投称西方清洁能源几乎失去投资价值——参考消息

【侠客岛】稀土,再出手——海外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