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当年斥资551亿购入的“退休大礼包”,如今却成了万科应对债务危机的“救命钱”!广州核心地段的广信资产包,曾被视为万科的“传家宝”,如今却被拆解摆上货架,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在房地产行业寒冬之下,万科不得不挥泪甩卖核心资产。更严苛的是,万科要求买家必须在三个月内全款付清。与此同时,深铁集团已九次“输血”续命,这场自救大戏能否帮助万科撑过2025年的“债务高峰年”?

时间回溯至2017年6月29日,王石在退休前的股东大会上,万科以551亿天价击败7家房企,成功抢下广州“广信资产包”。这块位于荔湾、越秀主城区的211万平方米土地,被王石称为“精彩收购”,并被视为万科未来十年的战略储备。当时业内普遍认为,万科捡到了宝。

然而,形势急转直下。9月17日,万科子公司广州万溪挂牌出售资产包中的两栋物业,建筑面积合计6465平方米。招标条件极为苛刻,买家必须接受现有租约,且最迟在2025年12月15日前全款付清。知情人士透露,万科今年已8次甩卖广信资产包项目,从底商到工业厂房,能卖的都卖了。

卖资产回血太慢,万科只能依靠“金主爸爸”深铁集团续命。9月17日,深铁集团再次借款20.64亿,这是年内第9次输血,累计借款已达259亿。借款利率低至2.34%,堪称“友情价”。

但债务雪球却越滚越大。2025年到期债务高达58.71亿,上半年净利润已亏损119亿。深铁集团的钱像“打点滴”,暂时稳住心跳,但万科的“造血功能”却在衰竭。

为了自救,万科连出“三板斧”:卖资产、借钱、大裁员!9月17日,万科官网更新组织架构,运行20年的“集团—区域—城市”三级管理模式一夜推翻,总部直管16个城市公司。业内分析,这是深铁全面主导下的“休克疗法”,旨在用集权换效率,用裁员降成本。

然而,万科的困境远未结束。2025年1-7月,万科合同销售金额仅691.1亿,同比暴跌45.7%。土储仅11%在一线城市,错失豪宅红利。多元化业务更成“拖油瓶”,分散资源却没赚钱。

从“君万之争”到“宝万之争”,万科两次化险为夷。但这次,面对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万科还能渡劫吗?

万科的自救像一场“极限生存挑战”——卖资产、借钱、裁员,招招见血。但房地产的逻辑变了,不靠金融游戏,只靠卖房赚钱,万科还能重回巅峰吗?

王石的“大礼包”都卖了,深铁的钱也快借不动了,2025年,万科真的能“活下去”吗?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