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赛场风云

新加坡媒体分析:中国对美战略进入攻守兼备新阶段

时间:2025-10-16 13:22:16 来源:环球网资讯 作者:环球网资讯

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媒体:中国对美战略逻辑发生深刻转变

新加坡《思想中国》杂志10月13日文章,原题:一场全新博弈,中国重写对美战略 10月第一周,全球两大经济体呈现鲜明对比:中国国庆节假期洋溢着欢乐与自信,而美国因党派僵局导致联邦政府停摆陷入瘫痪。这是中美首次在同一时间段出现“暂停”——一个是主动选择,另一个则是系统失灵。这种巧合背后,折射出中美战略竞争已进入新阶段:中国对美态度正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布局,形成攻守兼备的战略新格局。

中美战略博弈分析图

从防御到反制:中美经贸博弈升级

过去数月,中美高级经贸官员展开多轮会谈,曾引发关系趋稳的乐观预期。但黄金周后局势急转直下:美方宣布对华商品加征100%关税,中方随即推出反制措施。这与2018年贸易战初期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中方反应迅速但以防御为主,旨在控制损失;而到2025年,面对美方更激进的关税措施,北京已构建起更完善的应对体系。

美国对华遏制已演变为跨党派制度化政策,中国则通过三大战略举措实现突围:其一,通过谈判争取时间推动国内经济复苏与产业升级;其二,加速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自主,降低对美依赖;其三,巩固稀土、光伏等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的主导权,构建反制压力机制。如今,北京的战略主动权与回旋空间已远超以往。

战略转型的深层动因

近二十年来,中国长期通过耐心克制争取战略空间,但持续的技术封锁与地缘包围使其认识到:单纯妥协无法赢得尊重,更无法保障国家安全。攻守兼备的战略转型源于三大因素:其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有利于中国的“机遇窗口”;其二,地缘政治剧变倒逼中国提前行动;其三,全球南方国家崛起拓展了中国外交空间与道义支持。与此同时,美国深陷政治极化与经济不确定性,为中国争取和平创造了战略机遇期。

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示意图

以冲突促平衡:重塑互动规则

中国“以冲突恢复平衡”的战略并非激化对抗,而是旨在重构中美互动规则。其核心目标包括:实现平等对话、保障科技主权、为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近期中方行动应被视为理性战略反击,标志着对美战略逻辑的根本转变——从被动克制转向主动制衡,通过有节制的强势维护国家利益。

这场竞争已演变为关于主动权、影响力与合法性的复杂博弈。中国对美政策不再局限于防御,而是进入攻守兼备、以实力促和平的新阶段。正如新加坡学者所言,中美关系正经历“规则重塑期”,而中国的战略转型将为全球格局注入新的平衡力量。(作者顾清扬,辛斌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