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中国对美战略逻辑发生深刻转变
近日,新加坡媒体发布深度分析文章指出,中国对美国的战略逻辑已出现显著调整,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更反映了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角色定位转变。

文章认为,过去中国对美战略更多呈现为被动应对特征,在贸易摩擦、科技竞争等领域往往采取防御性措施。而当前战略逻辑已转向主动塑造,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平台,构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秩序。
这种转变体现在三个维度:其一,从单边防御转向多边协作,通过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平衡美国压力;其二,从经济领域延伸至科技、文化等全要素竞争,华为5G技术、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突破即是明证;其三,从区域博弈升级为全球规则制定,在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掌握话语权。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专家指出:'中国不再满足于做国际体系的参与者,而是开始以建设者姿态重构游戏规则。这种战略升级既是对美国围堵的回应,更是中国发展阶段转变的必然要求。'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同比下降37%,而对东盟投资增长18%,这种资本流向变化印证了战略重心的转移。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国家已达121个,形成对SWIFT系统的有效补充。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战略调整将带来三方面影响:短期看可能加剧中美博弈强度,中期看将重塑亚太经济格局,长期看或推动国际体系向多极化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调整过程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未陷入美国设下的'新冷战'陷阱。
国际关系学者李明表示:'中国的新战略既非传统意义上的结盟对抗,也不是简单的韬光养晦,而是通过增强自身韧性实现突围。这种智慧在当前动荡的国际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