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的赛场上,镇江队球员许俊杰最享受的瞬间,是与队友及全场观众共同唱响国歌的时刻。这位32岁的空调维修工,在足球场外是一名普通劳动者,但在绿茵场上,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激情与梦想。
10月12日,南京河海大学迎来了一场特别的聚会。来自13支苏超球队的代表齐聚一堂,他们中有17岁的高中生、36岁的公司职员,还有扬州某高校的大二学生。这一天,他们从各行各业走上赛场,共同参与了“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随着动感音乐的响起,全场进入了足球时刻,拉拉队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苏超”在今年夏天成为了现象级赛事。截至8月31日,现场观赛总人数达到了149.4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人数更是超过了13.3亿人次。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足球盛宴,更是一场属于青年的狂欢。参赛球员的平均年龄仅为24.09岁,其中三分之一是学生,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青春与热血。
在“苏超”的516名参赛者中,职业球员仅占29席,其余皆来自各行各业。有快递员、工程师、村支书、面包师……这是一场真正的“草根”比拼与竞赛。网友们纷纷表示:“热血、自信、团结、拼搏,这些品质全写在了一张张年轻的脸上。”
许俊杰就是这些年轻面孔中的一员。作为空调维修工,他总是在夏天最忙的时候奔波在楼宇间,汗水浸湿了衣服。但他从小就爱上了足球,曾在体校接受专业训练。大学毕业后,虽然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一名空调维修工,但他从未放弃过足球。现在,他要兼顾修空调的本职和足球,有时候白天背着工具包修空调,晚上则换上球衣球鞋在足球场上奔跑。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坦言,自己不再有机会成为职业运动员,体力也不如年轻人,但足球已经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严子航是“苏超”盐城队17岁的门将,也是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的高三学生。他曾因在赛场上的惊艳表现“一战封神”,成为了足球小“明星”。10月11日,他来到河海大学参观,表示这次是带着“准学子”的心情来的,感觉离梦想又近了一步。河海大学是足球强校,严子航说上河海大学一直是他的梦想。未来,他想来到这里继续踢球。
淮安队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3岁的年轻队伍。球员陈志权表示:“我们就是群学生、上班族凑成的‘草根军团’,但在场上,要把淮安的拼劲亮出来!”场外,陈志权是足球青训教练。他在思考如何让更多孩子愿意接触足球、喜欢足球。工作中,他常跟小队员说:“你们踢的不只是球,还是为团队、家乡的荣誉在拼。”
有网友被赛场上一张张年轻面孔感染,感慨道:“他们用行动重新定义了什么是足球,什么是拼搏,什么是中国少年,什么是中国力量,什么是中国精神!”工作中,陈志权常给孩子们讲淮安队的故事,讲“草根哥哥”在赛场的坚韧执着。他告诉孩子们:“不是要你们马上成为球星,而是要让你们知道,不管是不是职业球员,拼劲、责任感才是足球最该教给年轻人的东西。”
在赛场外,淮安队的“老将”、39岁的戴虎是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韩陈村党支部书记。有时候,天还没亮他就带着足球在乡间小路开始折返跑训练。两小时后,他可能又会换上整洁衬衫出现在会议室安排水稻抢种工作。抢收抢种、安装路灯、清理河道杂草……村支书的夏天很繁忙,但他说:“在球场上为淮安争光,在村里为村民谋福利,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充实、很有意义。”
作为基层干部,戴虎还计划把足球精神带回村里,带动村里的青少年放下手机爱上体育。
“东哈·东北街边烧烤”是“苏超”一位最特别的赞助商。在电视转播画面中,这家街边烧烤小店的招牌与江苏银行、京东、海澜之家、喜力等大企业和品牌并列。其负责人张敬宇表示,自己不是常州本地人,但因为“觉得这座城市待人亲”,全家便陆续扎根于此。起初报名赞助时只是想为常州体育事业助力,没想到“苏超”火了。网友发现主办方把这家小店的logo放在了各路大牌广告位一块,广告牌也是同尺寸。后来,张敬宇的店里迎来了很多天南地北的客人,有东北人专程来她的店里吃“东北烧烤”。
这是一场关于足球的相遇。“足球是圆的,输球很正常。人生也是这样,有跌倒也有高潮。”一位“苏超”球员说。1954年的世界杯决赛中,西德队在先失两球的情况下以3∶2逆转击败匈牙利队,成为了第一支赢得世界杯的非种子队。赛后西德队主教练赫尔贝格面对记者采访说出的这句话,成为描述足球魅力的最佳警句:“足球是圆的,终场哨响之前一切皆有可能。”
“苏超”里的普通人面孔真实、鲜活,他们属于体育、属于青春、属于时代。对于追梦人来说,一切皆有可能。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