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晋财经汇
近日,山西本土规模最大的连锁超市品牌美特好,因闭店潮与商品缺货问题被推上舆论风口。从消费者恐慌抢购到市场传言四起,这家扎根山西32年的零售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10月12日,社交平台网友发帖称漪汾街美特好门店“大米断货”,随后兴华街店“方便面缺货”、体育路店“泡面汤圆售罄”等消息持续发酵。消费者猜测“门店即将撤店”的言论引发连锁反应,多地门店出现抢购现象。
图片来源:小红书
除商品短缺外,幸福里、富力城等14家门店在国庆前集中关闭,进一步加剧市场不安。部分网友爆料“美特好商品定价偏高”“业绩依赖购物卡”,甚至传出“不退股金强制关门”等负面消息,导致消费者涌入门店抢购以减少损失。
美特好全称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由储德群于1993年创立。从太原首家连锁超市“金海岸”到1998年转型仓储式超市,美特好逐步发展为华北地区零售标杆。目前创始人储德群持股67.325%,为实际控制人。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榜单,美特好以65.5亿元销售额位列第27位。尽管门店数量同比减少7.2%至129家,但销售额同比增长5%,显示其运营效率有所提升。
图片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近年来,全国商超行业经历深刻变革。数据显示,2020-2024年商超门店总数从3.1万个缩减至2.52万个,消费习惯向线上迁移,叠加即时零售、社区团购冲击,实体商超面临严峻挑战。仅2025年上半年,全国就有720家超市闭店。
在此背景下,美特好启动转型计划:2015年上线线上购物平台,2020年投入6.63亿元打造“优鲜多歌”生鲜供应链,并于今年5月正式投产。然而,消费者反映“价格偏高”“服务体验不佳”,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达132条,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针对市场争议,美特好于10月14日发布公告,宣布启动“美特好生鲜超市”与“开心大集会员店”双品牌战略。其中,“开心大集”布局太原四大区域,主打现制美食,定位“本土化山姆”;其余门店升级为生鲜超市,聚焦家庭三餐需求。
图片来源:美特好服务号
公司表示,集中关闭14家门店是为聚力优质门店升级,购物卡可在所有门店及“开心大集”正常使用。战略重心转向生鲜与现制美食,旨在利用生鲜商品线上替代难度高、现制美食吸引到店客流的特点提升竞争力。
市场反馈呈现两极:部分消费者期待“本土化山姆”的烟火气,也有消费者质疑“开心大集”定价与性价比。作为太原商业名片,美特好的转型成效仍需待门店升级与商品优化后验证。
你怎么看待美特好此次舆论风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